【農地價格爭議二】先承認天價農地再也回不去了,才能找到解決之道

文/吳勁毅(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土地與鄉村發展博士) 首圖攝影/蔡嘉陽

首先,台灣的土地炒作,是不分階級、不分黨派、不分天龍國還是偏鄉的全民共業,所以政治上是無解的,藍綠白都沒有用。先承認這個事實與現實,土地才有機會有正義,這個破口必須翻轉從地價相關的措施下手,改從清楚設定目標族群切入直接做一條龍服務。

彈性化產業專區 解決各方需求

第一類的是想要務農卻找不到農地的人。這一類從農人的需求,是包括農事輔導、產製儲銷的基礎建設以及福利與保險等所有,最棘手的就是空間分布東一個點、西一個點,配套措施很難建置,所以可行的方式要從土地產權角度,進行彈性化的產業專區。一種是從國公有土地及國營事業土地下手,開發產專區,讓從農者進駐;另外一種是則是私有產權的產專區,該由政府出面,提供地主轉租的租金誘因做為胡蘿蔔,同時該專區內農地權利的流轉,要經農政單位一手,在相同條件下優先轉租或轉售給特定從農者,既不影響私有財產權的支配權利,又能夠實際對應到從農的需求者,嚴格來說也不算棒子,除非遇上轉手對象是中資。

農村居住資格限定 篩選出實際需求者

第二類是找不到鄉村可以居住地的人。眾所周知農地因為可以蓋農舍與被視同可以蓋工廠,所以農地被炒到天價,而合法的甲乙丙建地不僅稀少難尋,也同樣被炒到只可遠觀的價格。鄉村地區住宅需求的滿足本就不該由農舍來提供,但鄉村地區的建地如何不要淪入自由市場的炒作,同樣要從需求者做為標的處理,但是這個需求者必須是「資格限定」,同時配套的住宅供給也必須是「只租不賣」。資格限定的目的在核實需求,例如老農的小孩要回鄉定居照顧雙親,青年入鄉有農場經營事實,甚至在地的年青人優先的地域限定等,這些條件都可以變成權重計分篩選出實際需求者。這些需求者並非坐等政府傳好房子,而是可以積極參予籌備過程,例如鄉內閒置國公有廳舍改造成住屋,或是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新設建地蓋住宅。這兩種鄉村地區的住宅釋出途徑都需要三五年的時間,先把需求者篩選出來,讓大家不僅有個明確的盼頭,同時投身自己家自己打造的過程,才能確保這些作業流程能夠順利進展,而不是放給政府的權責單位,這樣入鄉或返鄉者的人生配套工作才有辦法玩真的進行。

創造三贏環境 工廠就地合法需付環境補償金

第三類是農地上的工廠如何永續活下去的需求。台灣小型工廠的特性就是廠家一體,工作與生活空間是不分的,回到這樣的實際需求出發,排除工廠汙染無法就地處理非搬去工業區不可的,就破碎農地犬牙交錯的條件,怎麼營造生產、生活、生態三贏的環境? 換言之,要把空拍照片上看起來破破爛爛的農地工廠地景,視為一個特殊的生態系統,思考如何去優化的方法。工廠就地合法需要付出合理的環境補償金,除了投入公共建設之外,還要改善每個廠房基地的本身,要處理其與周邊環境的關係,包括微氣候以及小尺度生態網絡如何串聯,同時破碎的農地如何提高其環境效益,例如生物多樣性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導入的具體措施。

回不去了 就現實情況尋三贏出路

台灣農地天價的世界奇蹟已經是本土特有種的問題,其特性是無法回到過去以源頭解決法處理,可以積極作為的就是讓真正的務農者、歸鄉者以及在田地中非農營生的人找到出路,在台灣各地認真累積微小正面的實際作為,才能夠創造翻轉的社會與政治條件。而這完全因地制宜,鎖定需求族群的途徑,也需要密集的行政協調,非常適合由行政院地方創生的架構來推動。

延伸閱讀:

【農地價格爭議一】理解,是解開農地問題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