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花博】里山區新植麻薏 中部代表野菜顯生機

文/彭嘉琪 攝影/李心瀅

不是中部人,可能對麻薏這種植物有點陌生,春分剛過,近期智農館里山區新植黃麻(麻薏),一片綠意盎然,難得到花博的民眾,不妨到現場去看看這種台中盆地最具鄉土文化的植物。

將麻葉在水中搓走苦汁後,加入魩仔魚熬煮,煮出清涼消暑的麻芛湯,是先民應對炎夏中暑的智慧。

先人智慧 解暑麻薏湯

麻薏,又名麻芛,學名 (Corchorus capsularis  L.),為田麻科黃麻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印度等地,是一種台中夏季常見的鄉土植物,「中部常以黃麻的嫩葉,經過搓揉,減少苦味的步驟,加入地瓜和魩仔魚等煮出清涼消暑的麻芛湯,是先民應對炎夏中暑的智慧。」張有明博士笑著說。黃麻的種類有果莢為圓形的圓果種,吃起來有苦澀味;及呈長形的長果種,不具苦澀味,葉子不需搓揉,又名埃及國王菜、埃及甜麻或長蒴黃麻,兩種都可入菜。

麻薏的食用部位是植物的嫩梢及新葉,它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會轉生成維生素A)、 維生素B1 、B2和多種礦物質,還含有高的抗氧化成分,是不可多得的健康蔬菜;其中飽含果膠、半乳聚糖等多醣類水溶性植物纖維組成的高粘膠液,將麻葉在水中搓走苦汁後,加入魩仔魚熬煮,對於還沒嘗過的朋友而言,可以想像莧菜小魚羹的感覺,但帶點甘苦味,不喜歡甘苦味可用埃及甜麻取代。

麻薏復耕 鄉土教育

早期紡織業為了製造麻布、麻繩等用品,在中部鼓勵種植黃麻,後來經濟作用退場,卻在中部留下了進食黃麻的嫩芽的「麻薏」飲食文化,近年台中當地開始有復耕的號召,以「有土地、有農民、才有麻芛」讓麻芛的草根性與鄉土味喚起台中人對土地的疼惜,並藉此推動國小鄉土教育。

麻薏於台中、彰化等地均有栽培,約於 1,600 年代由荷蘭人引入台灣種植。栽培容易且非常耐熱,夏季為其主要生產季節,「春天3月就可播種,發育快速定植後約一個月就可開始採收,可連續採收到夏季的八、九月」張有明博士說。但入秋後因日照變短容易開花結實,且溫度下降故較不適合種植。

4月連假,不妨到臺中花博智農館的里山區走走,感受一下這種中部野菜的天然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