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供/左岸文化 文/葛雷.格倫丁 譯/謝佩妏
亞馬遜盆地的南半部,從亞馬遜河的大西洋出海口橫越巴西,再到厄瓜多、玻利維亞和秘魯,就是巴西橡膠樹(Hevea brasiliensis)的原產地。這種橡膠樹能產出最有彈性、最純淨的乳膠。從18世紀初到19世紀末,全世界的橡膠幾乎都由巴西的亞馬遜盆地供應。美國和歐洲的工業革命展開後,橡膠需求就一直穩定成長。
19世紀下半橡膠需求達到顛峰時,亞馬遜乳膠占了巴西總出口量的4成,包辦了大部分用來做墊片、閥、皮帶、電線絕緣、馬車、腳踏車、汽車輪胎、靴子、鞋子、雨衣、保險套和吊襪帶的橡膠。乳膠大王富可敵國,在叢林裡建造了奢華的豪宅和金碧輝煌的城市。瑪瑙斯(位於亞馬遜上游約9百哩處)和貝倫(該區域的主要大西洋港口)競相爭取「熱帶巴黎」的封號,街上到處可見布雜藝術風格的宮殿、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市政廳、電車、巴黎的寬闊大道,以及法國餐廳。
橡膠曾帶給亞馬遜繁榮
瑪瑙斯以宏偉的亞馬遜劇院著稱。這座歌劇院以義大利大理石建成,周圍的馬路鋪上橡膠,這樣晚來賓客的轆轆馬車聲才不致打斷歐洲一流男高音和女高音的美妙歌聲。劇院於1896年完工,據說建築費用超過2百萬美元。橡膠熱期間錢財滾滾來,瑪瑙斯上層階級盡情揮霍進口各式各樣的商品。美國探險家甚至發現,他們穿戴叢林探險裝備在瑪瑙斯市區炫耀過癮之後,還可用家鄉5倍的價錢賣掉穿過的卡其褲。瑪瑙斯的電影院比里約多,戲院比里斯本多,是全巴西第二個電力照明的城市。19世紀末,夜間坐船抵達的旅客在一片黑暗中看見這座燈火通明的城市,「跟熱鬧繽紛的世界一起脈動」,都讚嘆不已。
但讓瑪瑙斯和貝倫(同樣很早就開始供電)跟上現代的不只是燈光。城裡的許多陰暗區域也提供典型的都會娛樂。日後以反帝國主義及反蓄奴運動聞名的英國駐里約領事羅傑.凱斯曼,曾在1911年的日記中寫到他在瑪瑙斯的碼頭閒逛、找年輕男人一夜情的情景。至於貝倫,《洛杉磯時報》某特派員曾在1899年寫它「惡貫滿盈」,應該會嚇壞「紐約的衛道人士」;在許多餐館、夜總會,以及當地首屈一指、滿足「最底層需求」的妓院:奢華人生飯店(High life Hotel),就可以看見。
造就這幅富裕景象的橡膠生產過程,從頭到尾都跟亨利.福特在密西根首開先河的工業方法天差地別。巴西橡膠樹可以長到一百呎高,胸高直徑平均約一米。因為是古老的樹種,千年演化期間也形成大批以其樹葉維生的昆蟲和菌類,以及食用其種子的哺乳動物。在巴西、玻利維亞、秘魯、厄瓜多這些原產地,野生橡膠樹長得最好,每一英畝只有幾棵樹,因為距離夠遠而得以避免蟲害和枯萎病。生意人很快就發現大量且密集的種植橡膠樹會使橡膠樹的天敵大幅增加。因此,乳膠的採收和加工依靠的不是大面積種植或投資基礎建設,而是一個既麻煩且多半很暴力的以役償債制度,強迫膠工散落到叢林各處收集乳膠。
早期膠工的生活
膠工(當地人稱為seringueiros)沿著河流散落各地,有時跟家人同住,但多半獨自住在一兩個環狀橡膠路線前端的小屋裡。路線綿延幾哩長,連結1、2百棵橡膠樹。一大早天還未亮,乳膠就會從樹幹上的乳管源源流出,這時膠工就開始第1輪工作:在樹幹上割出一條斜線,然後把錫罐或杯子放在線條下方接住流出的汁液。吃了午餐,睡過午覺,避開一天最熱的時間,膠工就開始第2輪工作,把收集到的乳膠帶回住處。回到小屋,膠工把乳膠叉上鐵叉,置於土窯上燻,底下用潮溼的油棕生火(會產生一種有害肺臟的有毒氣體),直到燒成一顆重70到90磅的黑色膠球為止。之後他會把膠球帶到交易站交給商人,當作採膠路線的租金或用來償還賒欠的債務。
橡膠之後會送往下游到貝倫的收貨商和出口行。跟福特裝配線的同步速度比起來,把樹液滴進用繩子或皮革固定在樹上的破爛容器,速度慢到簡直難以想像。在密西根,福特一心想根除一天甚至一整年裡的「閒散時間」,設法結合農業和工業的季節性勞力,把兩者的效率都提到最高。但在亞馬遜這裡,膠工往往在「灰暗消沉」的雨季,也就是乳膠流速太慢難以採集的幾個月間,「躺在吊床上無所事事」,累積更多永遠還不完的債務。他們住的茅草屋多是竹竿搭成的簡陋小屋,雨季時周圍都淹水,根據一名旅行者的描述,這些膠工與世隔絕,只能跟「狗、鳥禽和各種昆蟲作伴,四周都是水,誰都不能走太遠。」
當巴西獨霸全世界的橡膠貿易、主宰市場價格時,這個橡膠生產系統帶來了龐大的財富。問題是,這樣得來的財富太過短暫,難以持久。這種系統下的人和樹木都耗損得很快。季節一過,樹幹上的割痕就會乾掉,等到下次採膠再割開,如此反覆割取會使乳膠愈來愈少。若細心照料,橡膠樹長到5、6年就能採膠,可以產膠長達30年,但膠工因為有交貨量的壓力,往往割得太頻繁、太深,導致橡膠樹長不高、提早枯竭。另外,橡膠買賣基本上是一個複雜的金字塔結構,頂端是外國商人和商行,中間是巴西商人和少許出口商,底下被壓得喘不過氣的是負債累累的膠工。
如同某評論家所說,這些膠工用當地商人估下來10元但實際值50元的乳膠,換取賒帳買來的只值10元卻要價50元的商品。另一作家指出:「這些森林霸主除了手上的帳本,沒有信用可言,以此來壓榨從來還不起錢(除非用性命)的苦力。」亞馬遜最重要的編年史家達庫哈形容這種交易是「不知節制的自私心態孕育出的一種最可恥的雇用制度。」
熱帶植物的藥用、經濟價值加快世界改變
19世紀橡膠潮的第一代膠工來自亞馬遜當地。橡膠貿易開始前,許多原住民族群就不好過,獵奴行動重挫了許多族群。某人類學家觀察,商人「無所不用其極,從虐待到利用卡夏莎酒控制」(用甘蔗汁釀成的便宜蒸餾酒),都是為了讓土著乖乖去收集叢林裡的野生產物。乳膠經濟尚未擴展之前,這些產物包括核果、羽毛、蛇皮、染料、纖維、毛皮、木材、香料、水果,還有藥草和樹皮(最主要是長在亞馬遜上游較高區域的金雞納樹,內含可抗瘧疾的生物鹼:奎寧,對加速歐洲殖民亞洲和非洲不可或缺)。
但橡膠遠比以前的交易規模更大,破壞力也更強,只要找得到橡膠樹的地方都納入其版圖底下。以阿皮亞卡為例,它只是原住民社群被掃蕩殆盡的例子之一,族裡的男性不是被迫去當膠工,就是去幫商人撐船或搖船;女性不是當僕人就是當妾。土著苦力被榨乾之後,接下來幾十年就由外來工人取而代之。
這些人多半來自巴西常鬧旱災的東北地區。他們一船船抵達瑪瑙斯和貝倫,個個憔悴瘦削,還沒開始工作就欠下了交通費。1800年到1900年間,亞馬遜下游的人口增加10倍。水路沿岸和從瑪瑙斯和貝倫的「美好年代」背景後面往外延伸的貧民窟裡,一貧如洗、永久負債的家庭就住在狹小孤立、密密麻麻的小屋裡。
植物獵人終使亞馬遜沒落
但1925年當福特和汎世通打算涉足橡膠業時,這股橡膠熱早已成空,主要還是因為另一個亨利幹的好事。五十多年前他到亞馬遜犯下今日觀察家所說的「生物剽竊案」,最終使巴西的乳膠獨占地位土崩瓦解。
亨利.威克漢是吉卜齡筆下的帝國惡棍的經典實例。只不過他沒有往東航向英國的前殖民地闖出名號,而是往西航向拉丁美洲。十九世紀末倫敦也把經濟和商業觸角伸向這片土地。威克漢先在尼加拉瓜登陸,設法要把鮮豔的羽毛輸回母親在倫敦開的女帽店(位於現今皮卡迪利圓環附近的小街上),可惜未能如願。因此他很快就決定轉往巴西試試運氣。
1871年他與妻子在聖塔倫(塔帕若斯河與亞馬遜河交會處)落腳。他想盡辦法把自己變成橡膠專家,但很快就山窮水盡,幸好受到流亡至該地的美利堅邦聯成員慷慨相助。其中一名流亡者說他們是被威克漢「貴族般的外表」和「寂寞憂鬱的氣息」打動,才收留這對夫妻。
威克漢一生挫敗不斷,卻有件創舉讓他「功成名就」。1876年他把在日後的福特之城不遠處收集的7萬顆亞馬遜種子偷偷運出巴西,再轉交給倫敦的皇家植物園。這些種子在園中長成幼苗,成為亞洲進軍橡膠市場的起點。事實上,威克漢只能算「名就」,有沒有「功成」卻很難說,因為日後的史學家都對這個大膽故事的關鍵點存疑。但無論如何,維多利亞女皇封他為爵士,確立他的歷史定位:對英國人來說他是帝國英雄,對巴西人來說他是帝國惡棍。此後,亞馬遜就開始步入永無止境的經濟蕭條。
威克漢收集並運往倫敦的種子,成了英國、法國和荷蘭陸續在殖民地開墾橡膠園的種子庫。巴西橡膠樹在亞洲及日後的非洲都能密集種植,因為在原產地以橡膠維生的昆蟲和菌類都不存在於亞洲和非洲。當種下的橡膠樹開始生產足以滿足世界所需的便宜乳膠後,巴西的橡膠金字塔體制也隨之瓦解。無論巴西商人如何壓榨膠工,大規模生產的橡膠仍然遠比膠工逐一採集野生橡膠的成本低。此外,亞洲橡膠園都鄰近主要港口,也降低了運輸費用,那裡不但人工便宜(多從中國引進),更在20世紀初透過篩選和育種改良橡膠樹,大大提升乳膠產量。
1912年,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的橡膠園產出8千5百噸乳膠,遠遠比不上亞馬遜的3萬8千噸。短短兩年,亞洲出口的橡膠就超過7萬1千噸。不到9年後,這個數字就增加到37萬噸。瑪瑙斯快速衰頹,昔日的歌劇院成了愚蠢的象徵,過去滾滾而來的財富和爭搶橡膠大王頭銜的歐洲人都顯得愚不可及。這些人把錢花在金箔、紅絲絨,還有希臘羅馬神在林中嬉戲的壁畫上,而非發展永續的經濟體。於是乎,新加坡取代貝倫成為世界主要的橡膠出口港,亞馬遜一蹶不振,再多重振旗鼓的計劃也無力回天,直到福特出手。
《橡膠帝國》
亨利.福特的亞馬遜夢工廠
作者:葛雷.格倫丁
譯者:謝佩妏
出版:左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