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牠的黑夜 簡單一招阻止荔枝細蛾繁衍後代

晚間果園開燈照,可阻止荔枝細蛾繁殖,降低密度減少危害。圖為荔枝細蛾。(圖片來源/農業知識入口網)

剝開荔枝,如果看到小小白色的蟲在蠕動,那就是荔枝細蛾幼蟲。在炎熱的高雄產區,荔枝果農平均1周要噴1次農藥防治,農委會防檢局結合學者專家組成荔枝細蛾防治團隊,解決讓果農感到困擾的荔枝細蛾危害,今年找到有效的「燈光驅避」方法,4、5月間每天開燈11個小時,在慣行果園的果實受害率可以減少2、3成,架燈及開燈用電、噴藥等成本5年攤提下來,與單純以農藥防治成本,差距不大。

荔枝細蛾是荔枝最主要的害蟲之一,1隻雌蛾可產100至300顆卵,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表示,荔枝細蛾畏光,利用夜晚交尾產卵,晚上只要在田間立燈照明,就能干擾牠們交尾產卵,有效減少果園裡荔枝細蛾的密度。這項成果原本要在荔枝產區召開觀摩會,但受到疫情影響,只好拍攝觀摩影片,提供農友參考。

荔枝細蛾危害荔枝已有很久的歷史,果農近來反映荔枝細蛾管理不易,與農藥的禁限用有關,包括106年禁用劇毒農藥加保扶,陶斯松因ADI(每日可接受安全攝取量)調降,防檢局因此限縮陶斯松的使用範圍,荔枝細蛾的防治則利用整合性防治方法因應,不要完全依賴藥劑。

鄒慧娟說,果園環境維持清潔是基本工,慣行園區使用藥劑防治時要輪用不同機制的農藥,預防抗藥性的產生,再搭配田間試驗後確定效果不錯的燈光驅避方法,就能減少荔枝細蛾的危害。

燈光架設方法是立竹竿,讓竹竿靠著樹幹,無須另做支撐。鄒慧娟說,果農配合學者專家實際在田間操作,獲得不錯的成果,不僅可減少用藥,果園夜間有照明,意外地增加調整農事時間的餘裕,「很多工作可以改在晚上做,比較不熱」。

高雄荔枝果農黃柏誠透過影片分享經驗,掛設燈泡有2處,每株果樹立竹竿,在樹梢上方1.5至2公尺處掛燈泡,以及樹冠內蔭枝再掛1個小瓦數燈泡,主要照光期間為4月初至5月底,每天晚上6時半至隔天清晨5時,為期2個月,試驗結果荔枝細蛾危害明顯變少,落果減少,且施噴農藥次數從每周1次縮減至每2周1次即可,「大約省了4次的噴藥防治」。

荔枝細蛾燈光驅避的成本估算,根據黃柏誠的經驗,以50棵果樹為單位,購置無熔絲開關、電池接觸器、計時器、配電箱、電纜線,一次性採購成本2,800元;依面積規模購置的竹竿、燈泡、燈座、分支線等,平均1棵荔枝樹525元;50棵荔枝樹吊燈電費1個月800元,開燈2個月電費約1,600元。

臺大教授許如君計算燈光驅避5年攤提成本,有架燈的成本包括資材及架設費、燈泡電費、農藥費用、噴藥人力費等,每年每公頃4萬9,416元;無架燈成本包括農藥費用及噴藥人力,每年每公頃4萬4,000元,兩者差距不算大,架燈成本雖然較高,但果實收穫較多且農藥使用量可大為減少。

許如君表示,有架燈的有機果園有較多的果實可以收成,有架燈的慣行果園落果減少,果實受害率可減少2至3成,用藥減少一半,採收的荔枝果實農藥殘留量較低、品質較高。

夜間燈照可減少用藥且有效防止荔枝細蛾危害。(圖片來源/農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