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影響烏魚漁獲往北移 臺中以北占全台九成

烏魚 (Mugil cephalus)。

內容提供/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   文/ 水產試驗所沿近海資源研究中心 張致銜、黃建智、賴繼昌、黃星翰、翁進興

烏魚 (鯔,Grey mullet, Mugil cephalus)廣泛分布於全球熱帶與溫帶海域,大多棲息於砂泥底質之河口域,為臺灣沿近海域冬季最重要的經濟魚種之一,每年冬季11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往往會伴隨著大陸沿岸流洄游至臺灣沿近海域進行產卵洄游,在冬至前後10天左右為主要盛漁期。漁民稱烏魚為「討海人的恩情人」,乃因烏魚每年固定在冬至時節出現,年復一年,言而有信,因此又被稱為「信魚」。

烏魚之所以名聞遐邇的主要原因就是從雌魚成熟卵巢取出加工製作而成的「烏魚子」,其營養價值極高,具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等重要元素,被許多地區視為珍饈。此外,在臺灣烏魚殼(去卵魚體)、烏魚膘(雄烏魚精巢)、烏魚肫(烏魚胃囊) 亦廣受民眾歡迎,因此烏魚又有海中「烏金」之美稱。

本所自1970年代起即進行烏魚漁海況、資源調查與監測等相關研究,過去研究指出影響烏魚漁獲量之變動因子有很多,諸如資源量的變動、氣象因子及海況因子等,但至目前為止,尚無法完全掌握影響漁獲量變動之因素。本研究擬運用長期漁獲資料瞭解近年烏魚漁業作業及漁獲位置變動情形,並解析臺灣沿近海烏魚漁業資源變動現況,期能作為烏魚漁業資源管理與永續利用之參考依據。

母烏魚卵巢。

雄烏魚精巢。

材料與方法

一、烏魚汛期年度定義

由於烏魚汛期為每年冬季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橫跨兩個年度,因此年度定義以前一年度為主,例如2015年烏魚汛期時間為2015年11月下旬至2016年1月下旬,以此類推。

二、漁獲資料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蒐集1966-2019年之漁獲資料,主要係取自全臺灣各區漁會所彙整之烏魚漁獲資料,內容分別記錄日別漁獲尾數與漁獲取得港口資料,然而其中1972-1975年間僅有年別漁獲資料。而臺灣地區烏魚捕撈與養殖之產值與產量資料來自2011-2019年漁業署之漁業統計年報。

由於2011年後漁業署查報資料涵蓋港口更為全面,為免除資料不全之疑慮,因此自2011年起之統計資料以漁業署提供之港口漁獲查報統計資料為主,而漁獲量以重量(公噸)為統計單位,時間為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間,資料內容為全臺灣各級漁港烏魚汛期期間以烏魚漁獲為主之漁船查報資料。查報資料內容包含船名、漁船編號、噸級別、各航次之進出港日期、漁獲重量(公斤) 等資訊。船筏噸級別包含CTR(動力漁筏)、CTS(動力舢舨)、CT0(未滿5噸)、CT1 (5噸至未滿10噸)、CT2(10噸至未滿20噸)、CT3 (20噸至未滿50噸)、CT4(50噸至未滿100噸)、CT5(100噸至未滿200噸)、CT6(200噸至未滿500噸)。

結果與討論

有關臺灣沿近海烏魚漁業之捕撈與養殖產業現況,依據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資料顯示,2019年烏魚總產量共計3,597公噸,總產值5.13億元,其中沿近海捕撈野生烏魚1,612公噸,產值約3.04億元,佔總產值約59.3%。陸上養殖烏魚1,985公噸,產值約2.09億元,佔總產值約40.7%。在近五 (2015-2019) 年統計年報資料顯示,沿近海烏魚之捕撈產值佔總產值56-63% 之間,整體捕撈與養殖產值比例約為6 : 4,故近年來野生烏魚捕撈產值仍為相對大宗。

烏魚之沿近海捕撈與養殖歷年產量與產值。

烏魚漁業主要作業漁法包括刺網、巾著網、扒網或拖網等,而近十年已轉變以刺網為主,約佔總產量之八成。以2018年為例,冬季捕撈烏魚之刺網漁船筏共有399艘,約佔登記之刺網漁船總數的12.5%。由於巾著網作業人力需求高,每組作業船組至少需要約20人以上,且面對漁民老齡化的因素,近年巾著網作業船舶組數已降至5組以內,而2019年漁汛期更僅剩2組出海作業;扒網則多為冬季烏魚汛期間兼營作業,2018約有9組作業。另外仍有少部分底刺網、單船拖網以及雙船拖網有所漁獲,但所佔的比例皆不到5%。

烏魚漁業主要作業漁法之捕撈漁獲量。

由於刺網多為CT4以下之中小型作業漁船,與其他如拖網、扒網等沿近海漁業相比,其產量產值雖有限,但船筏數量多,更是沿岸漁民維持生計的重要家計型漁業,因此冬季為期40-50天短暫的烏魚汛期,漁民往往期盼著農曆年前烏魚能大豐收,為的就是希望賺取豐厚的年終獎金。

臺灣沿近海整體野生烏魚漁獲尾數已從1980年代全盛時期的百萬尾持續減少,1975-1985年間烏魚年別漁獲尾數均超過百萬尾以上,而在1986年以後漁獲尾數降至約80多萬尾,自1998年後幾乎年年皆不到50萬尾,持續下降至2010年達到歷史新低僅約2萬多尾。

然而,在2011年起逐步回升至50萬尾以上,2014-2019年烏魚年別漁獲尾數平均達78萬尾,相較於2000-2010年間,已有逐步回升之趨勢,在2018年更達到近二十年來新高的118萬尾,但在2019年漁獲尾數又下降到46萬餘尾。

近年各縣市漁獲尾數分布顯示烏魚主要漁獲位置有逐年北移的趨勢,主要漁獲仍以臺中外海為主,其次為新北、桃竹苗、宜蘭及基隆外海。其中臺中以北所佔比例,從2014年佔約72.4%,已逐年提升,在2018及2019年更佔全臺漁獲量的95% 以上,顯示過去雲嘉以南的傳統烏魚漁場,在冬季烏魚汛期間幾乎已不易捕捉到來游烏魚。

烏魚漁獲尾數1966-2019年別變動。

野生烏魚資源量自2011年以來有逐步回升之情形,而近十年烏魚捕撈漁法以刺網為最主要作業方式,其次為巾著網與扒網,在研究結果亦顯示烏魚主要漁獲分布有逐年北移的趨勢。其他相關研究結果亦表示,影響烏魚汛期漁獲量變動之因素眾多,包括海域環境變動、海氣象因子、長期氣候變遷、大陸不良漁法的撈捕作業等諸多因素,都會造成烏魚棲息環境、生態、洄游路徑及魚群集散變動,相關研究亦指出在漁獲量變動、漁場環境位置確實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

由於海況因素為左右烏魚洄游群來游路徑關鍵,而臺灣沿近海海域水文環境每年皆有變化,因此對於烏魚每年來游量多寡、年齡組成大小、漁海況資料及其族群結構,必須持續深入研究,俾能掌握烏魚魚群動態與監測。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尚無法完全預測未來烏魚漁場變動趨勢,由於資源與環境動態相關性需要長期監測以掌握資源變動的關鍵,因此未來將持續進行漁場環境、漁海況速報之模式及資源管理模式,提供漁民作業參考依據,進一步達到烏魚資源管理與永續利用。


● 本文轉載自73期《水試專訊》,原文標題為〈臺灣沿近海烏魚漁業資源變動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