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保育就沒魚!沿近海漁業產值大蒸發 環團籲劃設30%海保區護資源

環團指近海漁業有漁獲量下降、魚種消失、產業經濟產值崩跌等三大危機,呼籲行政院與立法院儘快合作通過海洋保育法,並提升海保區覆蓋面積至30%。圖左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前主任邵廣昭,圖右為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鍾孟勳。(攝影/記者陳儷方)

沿近海漁業產值下降,不是漁民不抓魚,而是捕不到魚,綠色和平從漁業年報發現,臺灣沿近海漁業自80年代達到高峰後即逐漸走下坡,年產值30年來蒸發279億元,資源缺乏有效保育就會愈來愈少,呼籲行政院與立法院儘快合作通過海洋保育法,並將海保區覆蓋面積從現在的8.16%提升至30%,以保育臺灣沿近海的海洋資源。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鍾孟勳指出,從漁業統計年報可以發現沿近海漁業資源減少的趨勢,近15年的年產量皆不足20萬公噸,經物價變動校正後,臺灣沿近海漁業產值從1989年最高峰約454億元,跌至2019年的175億元,30年來蒸發279億元。

同時,長期在北部海域採樣研究的中研院團隊也發現魚種近15年來從142種銳減至37種,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前主委邵廣昭說,魚種減少是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漁獲量減少則是資源量的減少,兩種趨勢都在減少中,劃設一定比例的海洋保育區是最簡單、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

臺灣對海洋保護區的定義與覆蓋面積比例算法與國際計算方式不同,但邵廣昭說,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若按照臺灣自己的算法,海洋保護區面積比例有沒有成長、生物多樣性及資源量是否停止減少趨勢。

邵廣昭認為,只要劃設一定比例的海域做為海洋保護區,大家都不要在海保區內抓魚,讓魚有安全的家,資源量多了,就會有溢出效應,「多的魚會跑到外面去,就有魚可以抓,就像把錢放銀行裡生利息,花利息就好」,這方法非常簡單,全世界的研究報告也認同,但臺灣在海保區的劃設及執法上,還有很大努力的空間。

邵廣昭同時指出,目前臺灣的海保區覆蓋面積有8.16%,但未能落實管理與取締,加上缺乏長期的生態調查監測與管理成效評估,多數保護區形同「紙上公園」,建議未來應除了增加海保區比例並連結成生態網絡,也應劃設一定比例的「完全禁漁區」,只開放無害通過或學術研究。

海保署2019年底已預告海洋保育法草案,目前法案還在行政院,環團擔心立法遙遙無期,呼籲行政院儘快審查通過,將草案送至立法院審議;鍾孟勳說,希望儘速通過海洋保育法,且擴大海洋保護區,菲律賓阿波島、澳洲大堡礁、帛琉等都因為劃設禁漁區並嚴格執法,漁獲資源及生物多樣性已穩定成長,是很好的參考案例,臺灣也應該力求在2030年達到海保區覆蓋率30%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