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臺灣珊瑚大白化 小琉球「像泡在熱水裡」珊瑚將損失逾半

北部野柳的珊瑚去年夏季首度因海水溫度高而白化,這是臺灣高緯度非礁型珊瑚群聚發生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大白化事件。(圖片提供/郭兆揚)

去年是56年來首次沒有颱風來襲,不僅讓臺灣旱災嚴重,部分地區連續兩期作停灌,還導致臺灣出現史上第1次非礁型珊瑚群聚的大白化現象,臺灣珊瑚礁白化觀測平台今(12)日發布去年臺灣珊瑚科學調查結果,因沒有颱風侵臺為海水降溫,導致周邊海域水溫過高,超出珊瑚可容忍範圍,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郭兆揚預估,經歷2020年的大白化事件,估計全臺珊瑚約30%至40%會死亡。

郭兆揚指出,去年7月至9月研究人員在全臺62個樣點進行111次水肺潛水,在調查2萬8,250株珊瑚中,有52%的珊瑚分別受到不同程度的熱壓迫,其中有31%的珊瑚屬於白化等級4至6,即使水溫降低,這些珊瑚最終也會死亡,亦即在2020年的臺灣珊瑚大白化事件中,至少損失3分之1的珊瑚。

郭兆揚說明珊瑚白化調查結果,以白化等級4~6所佔比例為標準,檢視各地區珊瑚白化的嚴重程度,以小琉球最嚴重,小琉球將損失55%的珊瑚,其次是東北角與墾丁,會損失30%的珊瑚,澎湖與綠島的白化程度相對輕微,會損失20%的珊瑚。

澎湖東吉嶼表孔珊瑚正常與白化對照。(圖片提供/蘇淮)

細分各地理區的珊瑚白化特色,每個地理區的西側及南側珊瑚白化比較嚴重,北側與東側比較輕微,由群島組成的澎湖,以南方四島的珊瑚白化比較嚴重,東北角的珊瑚白化比較分散,以野柳、外木山、基隆嶼、鼻頭角公園比較嚴重。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解釋南側的珊瑚白化較嚴重的原因,去年5月底在南中國海南部產生的熱水團沿著西菲律賓北移,6月中抵達臺灣西南海域後,就不斷加熱東沙、墾丁、小琉球,以及澎湖南方四島,因熱水團是由南向北,所以珊瑚白化多出現在南側及西側。

雖然去年才針對珊瑚白化情形進行特殊的科學調查,但研究人員其實長久以來都關注臺灣珊瑚的生存情形,此次科學調查最重要的發現是東北角珊瑚首次出現大白化,郭兆揚表示,從2004年至今,持續在野柳收集溫度資料,東北角海域的水溫如果超過29.2℃,東北角的珊瑚就可能會白化;水溫最高的夏季正是颱風季,颱風掃過可以讓海水明顯降溫,並中斷熱累積,讓珊瑚可以生存,因此一直以來,北臺灣的非礁型珊瑚群聚沒有發生過大白化現象,直到去年。

2019年至2020年的冬季,氣溫偏高,東北角的珊瑚經歷了暖冬,接下來又遇到夏季更高的海水溫度,且沒有颱風來降溫,所以發生了臺灣高緯度非礁型珊瑚群聚發生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大白化事件,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很值得關注的警訊。不過,臺灣南邊的海水溫度更高,珊瑚白化情形為何沒有東北角這麼嚴重?陳昭倫說,這是因為東北角的珊瑚從未遇到這麼高的水溫,又持續這麼久的時間,因無法適應而出現大白化現象。

不過,珊瑚白化現象是病理特徵,造成珊瑚白化原因很多,海水溫度過高是其中一項原因,珊瑚白化不會馬上死掉,若環境變好,有可能恢復生機。陳昭倫強調,臺灣還有不少地方的珊瑚是沒有白化的,有機會再恢復至正常狀態,重點在於如何提供珊瑚較佳的生存環境,海水溫度上升與氣候變遷有關,應全力減排溫室氣體,即使無法禁止人類的海域遊憩活動,也應推動友善接近珊瑚礁,從保育棲地著手,同時要拒吃珊瑚礁魚類,讓珊瑚可以在較優良的環境下成長,在遇到氣候變遷時,大型珊瑚也比較有機會恢復元氣。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與郭兆揚潛水調查研究臺灣珊瑚白化情形。(攝影/記者陳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