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的臺灣原生海木耳 可望成為高階保健食品原料

海木耳在日本被稱為長壽菜,當中富含多種營養素,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在2012年開發海木耳養殖技術,也有廠商將海木耳做成飲品供一般消費者食用。近年國際許多研究1指出,海藻具有抗病毒、抗發炎、抗腫瘤······等保健功效,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特聘教授吳彰哲,看準臺灣原生的大型紅藻海木耳已發展出養殖技術,深入研究海木耳的功能性,甚至結合抗登革病毒、抗肺癌研究,開發降低藻腥與去除重金屬的技術,期望開拓高價藻類產品市場。

國內藻類發展興盛 多集中在微藻

近年國內外有多筆研究文獻1指出,海藻具有抗病毒、抗發炎、抗腫瘤、抗血栓、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效,國內正積極發展藻類保健食品,期望能拓展市場,目前多數藻類保健食品原料來源為微藻,如藍藻、綠藻等,由於國內微藻產業發展興盛,臺灣還曾一度成為全球綠藻出口大國。

雖然微藻產業表現傑出,但國內針對大型藻類的相關研究卻明顯不足,大型藻類的高附加價值產品製造技術多掌握在他國手上,而藻類原料也多從國外進口,如麒麟菜、鹿角菜膠等。

吳彰哲發現,國內較少鼓勵養殖藻類,翻開過去相關統計資料,能看到早期養殖藻類多為餵食九孔的龍鬚菜,當九孔產業沒落後,藻類生產則以野生採集為主。

農委會去年推動農業生物經濟產業國際化與永續發展計畫方案,期盼能透過研究人員的專業,因應人口老化、醫療成本過高及食品安全等問題,推動健康農業及相關產業發展,吳彰哲透過「海木耳機能性成分及其加工製程之開發與產業化應用」,精進國內大型藻類加工技術,及拓展藻類產業的市場。

尋找海中藻種開發 量產成為選擇關鍵

吳彰哲表示,過去臺灣海峽共記錄到360多種以上藻種,但應該還有很多藻種,有些藻種作為民眾食用,像南部有種藍綠藻被稱為情人的眼淚,這是種雨後才會長出的可食用藻,也有人稱作雨來菇。

不過要選擇可研發成高價商品的藻種,第一步得先考量是否能量產原料,吳彰哲指出,若藻種不能養殖,端靠野生採集會造成生態問題。

吳彰哲表示,過去水試所發現小琉球有生產一種大型紅藻,因為外觀類似陸地上種植的木耳,被稱為海木耳(Sarcodia suieae sp. nov.),民眾多採集海木耳熱炒食用,因此開發海木耳養殖技術,甚至也技轉給廠商生產,可用於食用或保健食品原料。

「海木耳成為臺灣新興養殖藻類,且相關生物活性研究與專利較少」,吳彰哲認為,海木耳有發展空間,決定投入海木耳機能性研究,開發相關加工技術。他表示,現在臺灣有海木耳養殖技術,就能投入功能性研究,嘗試發展產業應用,以達到生物經濟,若無法養殖,縱使開發成功都會面臨產量問題。

投入抗登革病毒、抗肺癌研究

吳彰哲指出,以目前大型紅藻發展來說,可分為兩大體系,可萃取出卡拉膠用於食品、工業的紅藻,如麒麟菜,另一種則是能萃取洋菜膠,如江蘺,以功能性來說,卡拉膠的功能性比較多,而洋菜膠的營養較少、功能性也較少,海木耳屬於卡拉膠體系。

吳彰哲研究團隊在測試海木耳生物活性過程中發現一些功能性成分,由於過去吳彰哲研究室曾進行過抗登革病毒、抗肺癌等相關研究,便思考海木耳與過去研究能否兩相結合。

吳彰哲表示,過去研究發現肺癌致死率很高,雖然已有藥物可治療但多有副作用,想找到用食品的方式嘗試預防跟治療肺癌,過去曾有研究發現褐藻醣膠具有這樣的功能性成分,「那海木耳是否也有這樣的功能?」

吳彰哲於是透過一連串細胞實驗與動物實驗,確認海木耳具有相似的功能性。他表示,從小型實驗鼠的代謝過程評估,可知海木耳的功能性成分是否能作用到指定位置,也能從中驗證萃取出的功能性成分純度是否足夠,初步結果發現,海木耳在抗登革病毒感染及抗肺癌細胞實驗皆有正向結果。

降低藻腥與去除重金屬 才能有效提高藻類附加價值

不過要將海木耳作為保健食品原料得先去除藻腥與重金屬,吳彰哲指出,藻類通常會有一股腥味,消費者其實不喜歡那種味道,因此有開發生物性方式螯合分解藻腥。

另外藻類是種會對抗逆境的生物,若生長海域受到重金屬汙染,藻類體內也會蓄積重金屬,要將藻類做成食品原料就必須要符合各國重金屬規範,於是也著手開發一些生物性方式過濾、螯合藻類含有的重金屬,「要能讓消費者願意吃,也要符合法規標準。」

吳彰哲認為,藻就像一個金字塔,把最頂端類似藥品成分的物質提取出來後,剩下可作為食品用途,最後殘餘的藻渣還能作為肥料跟飼料,用途相當寬廣,若只談藻類功能性,坊間也有公司僅靠單一藻類研發的保健食品,年營收達8億以上,會思考可否透過其他藻類的開發創造另一個生物經濟,依循前人的腳步開拓市場。

吳彰哲強調,目前藻類市場尚未飽和,其他藻類若經過功能性驗證,再加上好的加工技術將能開拓出更大的市場,有非常多的東西等著去研究及發展。

相關資訊

想更進一步了解此專案研發成果細節,請逕洽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陳小姐,電話:03-5185092,信箱:1032201@mail.atri.org.tw

參考資料1

研究文獻參考1

  1. Hsu, H. Y., Lin, T. Y., Wu, Y. C., Tsao, S. M., Hwang, P. A., Shih, Y. W., Hsu, J., 2014. Fucoidan inhibition of lung cancer in vivo and in vitro: Role of the Smurf2-dependent ubiquitin proteasome pathway in TGFβ receptor degradation. Oncotarget, 5(17), 7870.
  2. Shih, M. F., Cherng, J. Y., 2008. Potential protective effect of fresh grown unicellular green algae component (resilient factor) against PMA-and UVB-induced MMP1 expression in skin fibroblasts.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18(3), 303-307.
  3. Fan, Y., Lin, M., Luo, A., Chun, Z., Luo, A., 2014.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 Polysaccharide from Sarcodia ceylonensis. Molecules. 19, 10863-10876.
  4. Hidari, K.I., Takahashi, N., Arihara, M., Nagaoka, M., Morita, K., Suzuki, T., 2008. Structure and anti-dengue virus activity of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om a marine alga.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376, 91-95.
  5. Chiu, Y. H., Chan, Y. L., Tsai, L. W., Li, T. L., Wu, C. J., 2012. Prevention of human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by kappa carrageenan. Antiviral Research. 95, 128-134.
  6. Chiu, Y. H., Chan, Y. L., Li, T. L., Wu, C. J., 2012. Inhibition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fection by the sulfated polysaccharide extracts from Ulva lactuca. Marine Biotechnology. 14, 468-478.
  7. Kazłowski, B., Chiu, Y. H., Kazłowska, K., Pan, C. L., Wu, C. J., 2012. Prevention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infections by low-degree-polymerization sulfated saccharides from Gracilaria sp. and Monostroma nitidum. Food Chemistry. 133, 86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