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加乘 一粒可可豆找回農村光榮日子

副總統賴清德(右三)關心地方創生,參訪雲林縣土庫鎮土庫驛可可莊園,和莊園主陳盈豪(右二)親手種下一棵可可樹。(攝影/記者許素惠)

副總統賴清德關心地方創生,15日參訪雲林縣土庫鎮土庫驛可可莊園,被莊園主陳盈豪為了爸爸的健康而從農的孝心感動,也肯定陳排除萬難,以廢棄豬圈改造成的可可莊園為基地,整合資源翻轉地方的精神,他強調,臺灣是高齡社會,唯有透過地方創生,創造就業機會,吸引年輕人回鄉,才能找回農村過去光榮日子。

土庫驛可可莊園可可結實累累。(攝影/記者許素惠)

土庫驛可可莊園位在土庫鎮糖鐵土庫驛旁,第1期辦公室與庭園已完工,可可樹超過1.5公尺高,部分果樹結實累累,賴清德由立委劉建國、土庫鎮長張榮麗等人陪同參觀,品嘗可可大師李宇禧細心調製的巧克力,並親手種下一棵可可樹。

土庫驛可可莊園可可結實累累,還未轉黃的果實很像芭樂。(攝影/記者許素惠)

陳盈豪指出,因爸爸失智遍尋名醫未見起色,最後醫生建議園藝治療,3年多前結束大陸模具事業返台,從頭學農業,發現可可脂對預防失智等很有幫助,所以種可可,莊園約1.5公頃,前身是閒置豬舍,後又被掩埋廢棄物成荒地,曾是毒品交易、非法賭場等暗黑的不法勾當所在地,為了種出無汙染的可可,往下挖了2公尺深全面換土,光整地就花了1年,過程蓽路藍縷。

土庫驛可可莊園。(攝影/記者許素惠)

陳盈豪說,全世界可以做到「Tree to Bar」可可莊園的國家不到10個,臺灣位處北緯23.5度,非常適合發展「Tree to Bar」,屏東可可產業推展了15年,近幾年成果豐碩,連連獲得國際比賽大獎,是目前國內可可最大產地,未來會與之連結,讓臺灣巧克力甜進全球人心。

土庫驛可可莊園主陳盈豪(左)和巧克力大師李宇禧。(攝影/記者許素惠)

陳盈豪表示,「土庫驛」品牌融入日據時期土庫驛人文歷史,讓消費者認識在地學,最在地其實最國際,從小鎮文化出發放眼國際,並改變現有的農食消費,以友善、保健的角度創造食品的新認知,讓巧克力不只是甜品,亦和虎科大產學合作,研發、輔導人才就業,吸引更多青年或青農返鄉,讓農村人口年輕化。

副總統賴清德(左三)強調,地方創生可讓農村找回過去光榮日子。(攝影/記者許素惠)

陳盈豪指出,第2期可可初級加工場即將發包,從種植採果、剖果取豆仁到發酵日曬,作為生產導覽體驗區,另從荷蘭引進3棟玻璃溫室種其他蔬果,成立科技食農體驗園區,第3期在舊五分車廊道上建巧克力學院,以世界巧克力大賽(ICA)規格建置品評室與教學認證場域,與國際接軌。

陳盈豪的孝心讓賴清德很感動,他表示,臺灣近3年新生兒每年不到20萬人,2018年開始65歲人口占總人口14%,被聯合國界定是高齡社會, 年輕人為了生活出外打拚,老人家連三餐溫飽都成問題,遑論含飴弄孫,於是他在行政院長任內推動地方創生,獲劉建國等立委大力支持,希望能讓年輕人回家,陪伴老人。

副總統賴清德(左二)種下可可樹,與土庫驛可可莊園主陳盈豪(右二)、土庫鎮之張榮麗(右一)立委劉建國(左一)合影。(攝影/記者許素惠)

賴清德指出,地方創生就是善用資源、集中力量,發展經濟,讓在外打拚的年輕人願意回家,土庫驛是國發會輔導中台灣第一個「Tree to Bar」莊園,最終可創造50個就業機會,結合在地小農、食品及旅宿業者等,帶動產業發展的經濟效益更是可觀,藉以留住年輕人,改變地方,找回農村過去光榮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