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事廢最常見棄置農地漁塭 環保署出動空拍機查現址將修法嚴懲

自然環境學程召集人黃煥彰9日應邀出席立法院衛環委會員,陳述目前農地及魚塭遭棄置事業廢棄物情形,並對環保署及經濟部提出監控改善建議。(圖片來源/立法院國會頻道)

廢棄物違法棄置於農地的犯罪事件屢見不鮮,日前才在彰化抓到非法經營廢棄物處理場業者,收集廢五金、廢電器、電鍍污泥等廢棄物,棄置於農地或倉庫,初估至少2千公噸。環保署表示,正在通盤檢討修正《廢棄物清理法》,透過提高刑責,遏止廢棄物非法棄置的環保犯罪。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9日開會,要求環保署、經濟部針對「非法事業廢棄物流竄臺灣農地與魚塭,政府改善及解決方案」進行專案報告。環保署長張子敬指出,近年有不肖業者假再利用之名,行棄置之實,環保署利用廢棄物產源及清除的申報資料進行比對,並監控追查違規者,已有效查獲多起廢棄物非法棄置案件。

根據環保署稽查統計,農地及魚塭常見遭棄置廢棄物包括爐渣、營建廢棄物、污泥,環保署認為,不少是因為再利用後的產品無適當去處而堆置所致,因此將推動多元去化管道、強化再利用機構管理,且嚴懲不法。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多名立委針對《廢棄物清理法》部分條文已提出修正草案,環保署除了針對部分條文提出修正對案,年底前也將公告環保署配合修正的相關子法,加重並強化產源責任及提高違法處分。修正子法包括「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罰鍰額度裁罰標準」,新增棄置地點為農地或環境敏感地區者,罰鍰計算基礎金額從6千元提高至6萬元;修正「事業委託清理之相當注意義務認定準則」,加強事業負責人的義務,以強化內部對廢棄物流向的管控。

此外,環保署也利用空拍機,建立棄置場址的預警機制,以全臺衛星圖資為基底,透過衛星影像前後期影像判釋,挑出有可能遭棄置的高潛勢區域,再派出無人機空拍,確認場址現況是否有違法大量堆置事業廢棄物的情形。盤點國內主要堆置的廢棄物及產品種類,有混凝土粒料、低強度混泥土、塑膠粒料,以及肥料等。

立委林淑芬等人提案修法,於《廢棄物清理法》新增設置「廢棄物管理基金」,林淑芬指出,農地、魚塭、水資源保護區都可見事業廢棄物流竄,處理這些事廢所衍生的行政費用,應由污染者負責。環保署認為,基金徵收涉及目前環保署已在徵收的相關基金搭配問題,且將大幅調整現行廢棄物整體管理制度,建議納入廢清法通盤考量。

現行廢清法規定,違法棄置事廢的業者若在期限不清除,則由地方政府處理後再求償,受邀列席的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說,地方政府擔心扣不到違法業者的財產,所幸也就不清除了,因此違法棄置的事廢清除進度緩慢,形成惡性循環。對此,立委與環保署有共識,有必要修法授權地方政府免提擔保向行政法院聲請假扣押、假處分,以提前啟動債權保全機制、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延長債權求償時效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