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間帶有什麼?六斑二齒魨 氣噗噗的海底氣球

刺規悠悠自在地穿梭在馬尾藻林。

內容提供/《漁業推廣》 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許之蓁、陳麗淑 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許之蓁、方佩芳、鄭佳泓

魚兒百百種,不見得每種都認識,但大家看到長滿刺棘的魚,一定可以大聲的叫出牠的名字,牠們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河魨。奇怪的是,明明是住在海裡,卻被叫「河」魨,這是因為以前人們經常在沿岸或河口附近發現牠們,才有如此特殊的名稱。

河魨, 在日本又稱為「針千本」,傳說中,在河魨身體表面佈滿著高達1000根棘刺,使敵人不敢靠近。根據後來魚類研究專家實際驗算後發現,其實牠們身上的刺棘大約只有300到400根左右,並沒有如傳說中的那麼誇張。

六斑二齒魨是潮間帶常見的河魨之一,臺語稱刺規。刺規腹部呈現白色,背部有明顯的六塊深色斑點,這是牠最大的特徵。刺規平常在亞潮帶生活著,有時群體出現,在沿岸邊浩浩蕩蕩地游著。有時又單獨行動,獨自吃著岩礁上的螃蟹或貝類等海鮮大餐,偶爾不小心跟著獵物闖入潮間帶困在潮池內,只好等待下一次漲潮再游回大海。

感覺受到威脅的刺規鼓成了圓球狀。

刺規遇到危險會將大量的海水吸到胃裡,使身體膨脹成大氣球。讓原本平貼的短棘豎起,嚇阻敵人靠近以保護自己。但其實刺規並不如外傳那麼容易氣噗噗、愛生氣。每一次的膨脹,對牠來說都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所以遇到敵人,還是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除非來不及逃走,才會利用滿身棘刺嚇阻、警告敵人不要靠近。

但這免於遭受攻擊的防衛武器,遇到漂流在沿岸的棄置漁網往往無法順利脫身,經常發現受困在漁網裡死去的刺規。另外,在堤防或碼頭也會看見刺規的屍體,原來刺規很貪吃,看到釣鉤上的美味餌料也不放棄,雖然刺規無毒,但因為刺棘太多,料理處理困難,即使放生又常常再度上鉤,才會被釣客棄置在陸地上。

夜間的潮間帶觀察,發現刺規受困在棄置的流刺網內。

刺規有一對呆萌療癒的大眼睛,別看牠們嬌小可愛的模樣,那兩顆強而有力的大門牙可以輕易咬碎堅硬的物體,像是螃蟹、海膽、寄居蟹、螺貝類都是牠們喜歡吃的食物。近距離觀察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將手指頭朝向或接近嘴巴,以免被當成美味的餌料。

對了!刺規是魚類,是用鰓呼吸,盡量避免離水觀察,以免導致牠們不舒服、甚至死亡。學習正確又適當的觀察海洋生物,也是愛牠們的一種方法哦!

在潮間帶移動要注意,別踩到死掉刺規直立的棘刺。

本文轉載自407期《漁業推廣》月刊,原文標題為〈潮間帶有什麼?氣噗噗的海底氣球 六斑二齒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