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手藝結合現代設計,留住社區工藝、刻劃美好農村生活記憶

梳織紋貼花飾馬克杯等工藝品。(圖片提供/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

文/林媛玉

蠶絲、編織、陶作、竹器、磚藝、織染…反映的是過往農村的生活與文化,這些技藝如今已隨著時間消失。為了保存農村文化技藝,水保局積極透過農村微型工藝產業培力計畫及農村文化技藝庫保存工作,留住農村的美好。

農村有許多文化與工藝讓我們的生活處處都充滿美,紅磚不僅能變身成為吸水茶盤、習字磚、能量手環;一件蠶絲做成的手工被陪你擁抱一夜好夢;想悠然品茗,就在以植物拓印、槌染、煮染出不同繽紛色彩的茶席桌巾上烹茶,或是用親手製作的古樸陶器裝盛各色豐富美食,讓每一天的生活充滿樂趣,心曠神怡。

早期農村除了農業生產外,許多農民會充分利用在地材料製作生活器具、發展手工藝銷售到外地,把農村生活的美好傳遞到各地,但隨著工商發達、機械化製造的時代來臨,傳統農村工藝也隨之快速流失。為了創造農村價值,保留技藝與文化,水保局自民國103年起就和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合作辦理「農村微型工藝產業培力計畫」,全力支持在地工藝的發展,讓社區能更多元發展,成為農村生活文化產業的一環。

「早期結合生活智慧與美感的農村工藝,近年來隨著產業與技藝沒落、耆老凋零,正快速消失中。」水保局李鎮洋局長有感而發,考量到農村具備特殊技藝的職人大多已屆高齡,為恐農村文化佚失,108年水保局也主動辦理農村文化技藝庫保存工作,主動從農村社區中挖掘盤點迫切需要保存的傳統技藝,並在109年逐一進行現地訪視、製作影音紀錄,以傳承農村文化及展現多元價值。

傳承前人的智慧,全臺唯一的手工蠶桑人生

訂購一條被子,需要整整等上兩年,在這個凡事講求快速的年代,這一家人堅持努力的背後,有著對技藝的執著與傻氣,他們是全臺唯一的養蠶人,也是水保局農村文化技藝庫保存紀錄的重要對象之一,從種植桑葉開始、養蠶、抽絲製作成蠶絲被,一條龍作業。

將曬乾的蠶絲製作成手工被。(圖片提供/涂泉明)

苗栗縣獅潭鄉年逾70的涂泉明,早年從父親手中接下7分多地種植桑葉,並在民國67年跟著農委會的腳步投入推展蠶業,當時的蠶業興盛,連蠶繭都有公定價格;後來中國大陸廉價競爭,掀起蠶業廢耕潮,但涂泉明憑著一股客家人的硬頸精神、並在妻子黃秋英女士的支持下,全心投入,他說:「蠶業對我們的生活貢獻很大,蠶絲被可以防塵螨對現代人的健康有益,如果我不做了,這個好東西在臺灣就不見了。」

因為這份使命感,他持續投入研究,從桑葉的無毒種植、養蠶結出平面繭的技術到蠶絲抽取的處理與加工成被子,每一個步驟都重視,甚至開發出用蠶糞便經殺菌、高溫烘焙製作而成的蠶沙茶等周邊商品,以及成立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讓更多人看見生態、環境,進而認識蠶業。水保局重視珍貴的蠶桑文化,期許透過更多文字與影像紀錄讓更多人看見職人的堅持與生態的美好。

一生專注投入手工蠶業,小學畢業的涂泉明沒有傲人的學歷、雄厚的家底,因為對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視、對前人智慧的崇敬感恩,所以全心為保留傳統文化美德而努力,不計較得失利益、不畏艱難,為農村留下蠶桑文化;而他的兒子如今也加入接班傳承的行列,一起為推動農村生態教育而努力。

成立生態教育農場、提供導覽,以推廣蠶桑生態教育。(圖片提供/涂泉明)

從一家人到一群人,傳承百年紅磚驚豔

彰化縣花壇鄉的橋頭社區因為大肚溪與濁水溪終年不斷沖積而擁有豐富的黏土,讓磚瓦行業在此得以發展,隨著臺灣50年代建造紅磚厝的風潮興起,讓在地紅磚窯廠盛極一時。但隨著社會與生活型態變遷,新建材引進,加上921大地震後建築大量使用鋼筋,讓紅磚的銷量快速跌入谷底、產業更加沒落式微。

順達窯廠廠內一隅。(圖片提供/廖嫦娥)

導覽活動帶更多人認識紅磚文化。(圖片提供/廖嫦娥)

「磚窯廠對我們來說不只是產業,更是家族的記憶。」已傳承百年、第四代接班的順達磚窯負責人之一廖嫦娥說,為了守住百年家業,他們停止生產、力圖轉型成為文化與觀光結合的最佳教育場域。她笑說:「幸好當年有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的支持,為社區與窯廠帶來活力,也延續磚雕藝術的薪火。」於是,一場場磚砌課程在社區陸續開辦,紅磚文化也導入社區打造磚雕公園,供民眾遊憩休閒。

端出私房結合在地茉莉花創作的烘焙料理,這是順達磚窯第五代結合興趣與專長的創意之作,廖嫦娥難掩驕傲地分享:「我們期待年輕人的創意加入,讓大家都能有更生活化的體驗。」從一家人的堅持到一群人對磚雕藝術的追求,順達磚窯對磚藝創作的專注熱情,以及他們與生活結合推廣紅磚文化的用心,連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也被吸引,邀請他們進駐販售磚雕產品、推出DIY課程供民眾體驗;當然,也吸引了許多學校、團體或民眾全家大小一起到順達磚窯見學體驗,認識紅磚之美。

打造寶來品牌、留住農村工藝,吸引年輕世代

一場無情風災重創高雄六龜鄉的寶來社區,原先的觀光勝地滿目瘡痍,無法回復往日風華,幸好還有一群人願意站出來為社區重建與文化保存付出心力,寶來人文協會執行長李婉玲就是其一,「過去我一直投身推動在地特色,風災過後,我們更需要社區的文化與工藝,幫助居民重拾生活感與凝聚向心力。」懷抱著對故鄉對土地的使命感,她出人、出力、出地號召居民一起打造「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成為社區居民一起產製展示工藝作品與開放體驗手作與生活的場域。

織品拓染。(圖片提供/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

李婉玲分享,「最初,大家是為了在災後找尋安定內心的力量而發展出各種手工藝課程。」沒想到充滿質樸風貌的生活陶、奼紫嫣紅的植物染,以及各種運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打造出生活中實用又美觀的工藝作品,在陶藝家李懷錦與眾多素人工藝家們的努力下,成為寶來社區的品牌亮點。

「一路走來有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的關懷,陪伴我們推動社區藝文工作,後來因為看見職人的精彩創作,水保局又攜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給我們更多的幫助,打響工藝社區的美名。」而寶來也成為唯一以工藝社區型態獲得國發會的「國家永續發展獎」肯定的農村。

讓更多人體驗手作與生活。(圖片提供/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

思考寶來的未來,李婉玲認為位處偏鄉不能成為被動等待的理由,「我們應該結合工藝文化與在地特色,讓大家『願意常回來』,吸引更多人關注寶來。」於是,她也積極與大專院校合作,邀請年輕世代結合自然與工藝一起來創作,為品牌注入更多新活水。「農村是我們的根,期待透過文化與工藝的傳揚,讓寶來品牌持續發光。」

期待將更精采的工藝與美好的農村生活傳遞給更多人,水保局推動農村再生十年,未來將持續關注在地文化,並持續以創新行動帶領大家走入社區、看見美好農村。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廣編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