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農村新活力:以創意帶動社區,看見青年在地扎根與實踐永續的勇氣

鼓勵青年關注並投入農村,讓他們成為翻轉農村的重要力量。(圖片提供/自然圈農場)

文/林媛玉

農村再生十年,從生產、環境、人文、生態、體驗、休閒到青年參與,再再展現豐沛能量。尤其有愈來愈多年輕世代在水保局有系統的帶領下走入社區、認識農村,發揮創意幫助農村擁抱改變,成為翻轉農業與實現永續的關鍵。

隨著時代與社會變遷,農村人口外移與老化的情形日益嚴重,為了引動外界對社區的認識,並突破農村活力與創意不足的困境,水保局積極引導大專生進入農村、鼓勵青年關注並投入農村議題,進而提高他們接觸農村與農業的意願,為翻轉農村注入新活水。

到農村接地氣,展開發現與探索的新旅程

「農村再生的關鍵在於『人』,」水保局副局長林長立指出,「我們想為青年打造一個能參與、接觸農村的平台,期望未來能透過他們的力量,為農村帶來更多的改變。」為此,水保局從民國100年開始辦理洄游農村計畫體系,透過暑期駐村活動,一步步展開認識、探索、發想、實踐、回饋的腳步。

為了讓「到農村接地氣」成為年輕世代最潮最火的活動,水保局持續在104年舉辦第一屆大專生洄游農STAY與大專生洄游二次方,留住青年洄游的腳步;到了106年,又加入了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計畫與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提升社會青年及大專院校參與農村的機會;還有109年的青年回鄉行動獎勵計畫,提供更多的彈性,鼓勵青年憑藉自身創意或所學專長,以全新思維為農村帶來創造、改變與永續的能量。

林長立欣慰地說:「你會發現有愈來愈多不同領域背景的青年走入農村,他們從商業、設計、傳播、都市規劃、建築到科技,以多元創新的視角看見農村的需要,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不僅創意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更讓農村的亮點得以被更多人看見。」

第九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頒獎典禮。(圖片提供/水保局提供)

農廢再生,實現永續梨想

不起眼的樹幹、枝條,也能成為精品、賣到國外。104年時參與水保局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徐振捷和夥伴林羿維在臺中市后里高接梨產區社區深蹲,當時正值採收期後,農民焚燒農棄物時的黑煙,令他們轉念思考有沒有對環境更友善的做法。於是,以梨樹廢棄枝幹為素材,造型獨特、渾然天成的梨煙筆在他們的巧思與創意下誕生,不僅發展梨煙品牌、成立「梨理人工作室」,更拿下臺中市10大伴手禮第1名肯定,打開行銷知名度,之後展開一連串農棄物收集與運用的實踐與行動。

「以設計讓梨樹廢棄物再生只是手段,我們真正期待改變的是農村長久以來處理農棄的習慣,希望實現永續共好。」徐振捷表示,他們持續投入解決農業廢棄物的處理、思考與實驗更環保的套袋設計,更打破材質限制,思考其他包括葡萄藤、龍眼木等農棄物的再利用;當然也依循梨煙筆的成功經驗,將格外品水梨製成「梨甜果乾」,減少食物的浪費,以行動實踐環境永續。

以創新投入農村、以行動實現永續,讓徐振捷獲得農村領航獎肯定。(圖片提供/徐振捷)

點點螢火照亮石碇家鄉

小小的螢火蟲也能照亮山城!新北市石碇位於城與鄉之間,雖然都市化腳步讓人口外移、環境頹圮,但也有像螢火蟲書屋創辦人葉家豪一樣願意為家鄉努力的青年陸續投入社區的改造。從平凡上班族搖身一變成為返鄉青年,回想起107年他以「建立山城養菇、推動里山體系及促進農村共營」為題,獲得水保局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計畫支持時,他說:「這份得來不易的資源讓螢火蟲書屋得以發展在地文史保存活動,也讓我們有機會發展產業、留住年輕人。」

除了透過農場種植香菇、發展產業,葉家豪更全力投入募集圖書陪伴孩子成長、以行動建立里山生態觀念、改善社區公車亭等老舊設施、透過演講與活動培訓國內與國際志工等行動,他說:「一個人的力量或許微小,但集結眾人之力卻能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未來,他也持續將寶貴的經驗與勇氣匯聚成推動改變的力量,讓更多人看見他的家鄉。

螢火蟲書屋。(圖片提供/豐年社提供)

尋人啓室,連結城市與鄉村的美好

懷抱著生活在農村的夢想,成大畢業、具都市計畫背景的林筱菁和廖宜霈,從幫助別人規劃到自己跳下來親身投入臺南七股區十份里社區的營造與農村再生,一路走來充滿挑戰。幸好在水保局青年回留計畫的支持下,讓她們得以進入社區,幫助居民建立生態、生產及生活三生並重的友善養殖模式。

為了傳遞價值,林筱菁和廖宜霈組成的尋人啓室工作室,除了結合台江文化、在地產業以研發相關創意教案到學校推廣教學,還開發了「體驗遊程」與「水產販售」,建立起自主營運的平台,甚至為了對外行銷還成立了「股份魚鄉」品牌,幫助漁民上架優質水產,拓展銷售通路。

回鄉不等於切斷與城市的連結,「我們希望能找到更多有心、願意以行動關懷這片土地的年輕世代,一起加入。」她們以農村為據點,化身為在地產業對外的出口,期望吸引更多青年進入農村,也讓城市看見農村的美好。

蛤什麼蛤小講堂活動。(圖瑱提供/尋人啓室)

回歸自然圈,看見農村新價值

身為第三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第一名的團隊成員之一,自然圈農場負責人李誌倫當年和團隊初試啼聲就獲得佳績,開啟他與農村的緣分,而「回農村不一定只能務農」的想法也開啟了他與夥伴們創業的契機,透過推動友善環境的有機農業,不追求產量,發展出結合生產、生態與生活來提供食農與行旅體驗的觀光農業品牌。他說:「我們想打破都市與農村的界線,讓大家感受到臺灣農村的美。」

在這樣的定位與策略下,自然圈農場除了把高品質的農作物、有機生產與青年返鄉栽種的產物介紹給消費者,同時也邀請大家來充滿自然生態氛圍的農場環境中露營,享受共餐樂趣,進行農事體驗,吸引許多年輕世代的共鳴與分享,完全呼應了當前追求自然環保與永續的風潮,讓參觀與造訪人次逆勢成長。至今全心投入品牌與活動策劃的李誌倫深信,無論世界如何變遷,回歸農村自然圈永遠是人們最反璞歸真的期待。

自然圈農場吸引年輕世代高度關注。(圖片提供/自然圈農場)

農村再生這場由下而上的運動,持續為在地注入活力,水保局李鎮洋局長有感而發,「農村再生帶動了創意、創新與創業,不僅是地方創生的重要基礎,也提供青年最好的舞台,一同為農村永續未來而努力。」

欲了解更多訊息,請詳見大專生洄游農村網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廣編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