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風不透蟲,猴子看得到吃不到,神奇網室讓紅龍果免套袋年省26萬

東方果實蠅是臺灣果樹頭號天敵,以往栽培紅龍果時,農民得一個一個套袋,或是用農藥、性費洛蒙等防治,很多農民都大嘆「找無工」。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帶來好消息,只要在田間架設加強型固定式網室,並進一步搭配11目螺旋織網,不僅能抵擋東方果實蠅,還能耐風、防猴,更省去紅龍果套袋的人力成本,有效解決目前農村缺工問題,最近非紅龍果產季,農民正好可利用這段期間調整設施。

固定式網室好處多,每年可省下套袋人力和材料約26萬元

鳳試所分析紅龍果從套袋到採收的工法,每個環節都需要人力。從摘花尾開始,套袋、夾子固定,還要三不五時察看果皮是否轉色完成可採收,剪果後除袋並將袋子整理收藏、收夾子和消毒袋子等,每套袋一果必須歷經十道工法,相當費工。

現在產業面臨缺工,紅龍果開花期間約可開6到12批次的花,每批次間隔15到17天。「農友套袋完後,很快的果實成熟就要忙採收,期間下一批次開花又要忙套袋,套了又要採收,反反覆覆一直在做這些工作。」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果樹系副研究員劉碧鵑感嘆。

好消息是,現在如果想解決農村缺工問題,農民可望找到新解方。鳳試所與臺南市楠西區品利農場謝明樹合作,發現在田間搭建結構穩固又能耐強風的固定式網室,同時利用11目的螺旋織網栽培紅龍果,可免除套袋等管理人力,初估每年可省下套袋的人力和材料成本約26萬元。

使用網室好處多多,小偷、猴子、松鼠、椿象和金龜子都可被隔絕在外,還能減少用藥,也具耐逆境功能。

劉碧鵑觀察,以往颱風過後,露天栽培的紅龍果易出現肉質莖急性黃化崩解症,這是因颱風期間帶來強風豪雨,造成植物表皮細胞快速崩解與莖部脫水;如果使用網室,能適當阻絕風力,組織脫水症狀也較輕微,甚至連夏季高溫下,因日燒現象導致的枝條黃化也減輕不少。

劉碧鵑還提到,使用網室最大的好處是能隔絕冬果的鳥害,因產期調節期間,鳥幾乎沒有其他果實可吃,農友好不容易利用電照調節催出紅龍果,卻可能面臨鳥害威脅,即使套袋都不見得能躲過鳥銳利的雙眼,現在改用網室則完全不怕鳥。

固定式網室可避免動物取食,也能防東方果實蠅和耐風。

加大網目,通風與透光性更佳

鳳試所與農友合作,進一步利用固定式網室搭配11目螺旋織網,取代以往普遍使用的16目平織網,發現11目螺旋織網的通風和透光性都獲得改善,遮光率僅15到18%,也不會影響總產量。

劉碧鵑解說,「目」是指1公分內有多少網孔的單位,數字愈小,孔目愈大。最初的發想是因為以往採用16目網室,容易有網目太密,造成高溫潮濕、通風不良、著果不佳、工作人員效率差等問題;如果加大網目,就能相對減少這些問題。

另外,有些農民擔心網室內溫度較高,可能發生授粉不佳和著果不良,經鳳試所實測11目螺旋織網室內的溫度,發現網室內溫度並沒有顯著比室外增加。雖然夏季正中午時,溫度會稍微高出攝氏3到5度,但因通風良好,下午2時後,溫度就與露天栽培差不多,且冬天還具有保溫效果。

16目網室容易有網目太密,造成高溫潮濕、通風不良、著果不佳、工作人員效率差等問題。

鳳試所與農民合作,利用固定式網室搭配11目螺旋織網,通風和透光性都獲得改善,也不影響總產量。

網室優點多,但投資成本高

不過劉碧鵑也提醒農民要量力而為,雖然已有少數農民利用網室栽培,但目前紅龍果還是以露天栽培和套袋法為大宗,主因是打造網室的成本較高。

如果想打造水平棚架網室,以每0.3公頃為單位,蚊帳型與固定型分別為23萬、42萬元;如需搭配11目螺旋織網,每分地網子需再增加成本約10,000元,農民應審慎評估投入成本及生產效益,但面對近年變化多端的氣候,網室栽培紅龍果是未來可因應的方法。

 

每年套袋人力和材料26萬元是如何省下來的?

以每公頃種植6,000株為計算標準

每單株單批結果量著4個果,共收8批果計算

每工/日作業人力套1,000個果

6,000株x4果x8批=192,000果

192,000/果÷1,000個/工=192工

192工x1,200元/工=230,400元(每年每公頃套袋的人工成本)

套袋資材24,000個x1.4元/個(厚黑網袋)=33,600元(使用壽命約一年)

230,400元(人工)+33,600元(資材)=264,000元(合計)

(資料來源/劉碧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