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極熊不再雪白:「白熊計劃 × WILD-LIFE」攝影聯展導覽

一位是旅台的法國攝影師,一位是旅荷攻讀藝術碩士的台灣青年,素昧平生的Jimmy Beunardeau與羅晟文,各自離開家鄉、繞過半個地球,分別用鏡頭將動物的影像帶到大眾面前,與我們展開一場「人與動物關係」的對話。自七月起,兩位攝影師的「黑白雙熊」連袂於台中舉辦特展,在展期之內,我們將以每週一篇的方式,為您帶來作者的親身解說以及專家們的深度分析,歡迎鎖定。

 

展品簡介:
羅晟文為當代攝影藝術家,所執行的「白熊計畫」,獲「2015年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專家面對面計畫」最優秀作品獎(Best Portfolio Award)。本次展品為作者自2014年起,走訪歐洲與中國共26個圈養北極熊之動物園所拍攝的作品專輯。其中平面攝影聚焦在動物與「擬自然空間」的人造場景,詭譎不安的視覺組合,希冀觸發觀者討論與省思;錄像作品則鎖定動物「刻板行為」(stereotypical behavior),透過長時錄影與高速播放,令觀者重新發現受圈養動物之特殊行為模式。

我會以動物為研究主題,原因是我覺得人類太常把「人與動物」的關係視為理所當然。例如我們去超商購物,很少對動物相關商品提出質問;去參觀動物園,也多半認為園方理當很專業,殊不知背後許多「人與動物的關係」,可能是有問題的。

與動物相關的計畫有很多種,除了動物園,還有農場動物或同伴動物等,而「白熊計畫」鎖定的,是展示動物的圈養問題。計畫當初,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並不知從何下手,直到在動物園看到北極熊為止。

在動物園裡,我發現一個現象,且是多數觀眾參觀其他動物時都不會有的現象,只有來到北極熊展區時才會明顯提出質疑。例如,在紐約的北極熊展館,即便動物園為北極熊將展區漆成摹擬雪地的白色,但是連小孩看了都會感覺古怪,然後大聲提問:「哇!牠不會很熱嗎?」

白熊展區的人工場景有說不出的古怪。連小孩都會不禁提問:「牠不會很熱嗎?」

也就是說,無論放在什麼樣的人工場景,也不管這個場景多麼擬真,北極熊很顯然的,比起犀牛、河馬、大象等動物的展示,更讓觀眾覺得詭異。因此我決定把這種人造景觀(圈養)跟北極熊(野生動物)的連結,做出一番整理。

紫色北極熊與綠色北極熊(資料照片)。

目前全球人工圈養北極熊的園區,一共有130幾個,我去過26個,集中在歐洲與亞洲。

首先讓大家看看顏色很怪的熊。上左紫色的北極熊在阿根廷。牠全身長滿皮膚病,因此園方幫牠上藥。園方並說「紫色也很吸引民眾」,但過不久之後,熊就死了。

綠色北極熊在日本。因為天氣太熱所以牠身上長滿青苔。雖動物園表示青苔對北極熊的健康並無影響,但由於民眾實在提出太多質問,所以園方後來將牠半邊的毛剃掉,因此有一段時間,這家動物園有隻半邊毛北極熊。

90年代的台灣也養過「黑色北極熊」。當時園方認為,只要有強烈冷氣跟冰塊,養北極熊就沒問題,可是事實證明沒那麼簡單。台灣的北極熊後來從白色養成黑色,是因為毛掉光了,露出黑黑的皮膚原色,所以民眾認不得,以為牠不過是體積龐大、長滿皮膚病的流浪狗。不久之後,這兩隻北極熊也死掉了,從此台灣沒有北極熊。

北極熊這個物種,是最近代的熊種,於7-10萬年間從棕熊演化而來。牠也是體積最大的肉食動物,生存面積也最廣,可至數萬平方公里,比台灣面積還大。另外,北極熊游泳可達數百公里,因此美國的動物分類,將牠列為海洋動物。

北極熊的毛並非白色,而是透明空心,可將陽光導熱到黑色皮膚,來儲存能量。牠的毛隔熱效果好到即便在雪地還是會過熱,因此北極熊常會貼地,來增加身體跟地面的接觸面積,用以散熱。這種行為動物園也常看得到。

北極熊過熱常見的貼地行為(資料照片)。

野外的北極熊壽命約25年,而圈養因有獸醫照料,則可達35-40年。但事實上壽命與動物福利(也就是活得好不好)並不相關。

目前野外北極熊約有22,000-31,000隻,然而因統計相當困難,數據尚有爭議,所以究竟是增加或減少當中,都還沒有定論。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分類上,北極熊並非瀕危物種(EN),而是與大貓熊、鱈魚一樣,是受威脅中的易危物種(VU)。專家預測經過三、四個世代,北極熊數量將會下降30%。

當代動物園的使命,包括教育、保育與研究。不過以歐洲來說,北極熊並沒有復育計畫,因為目前面臨的困境是棲地的喪失,所以不可能不負責任地將北極熊野放出去;而且在動物園出生的北極熊,皮毛也比較薄,很難在野地生存,因此動物園裡的北極熊,扮演的角色是「親善大使」。

哈爾濱極地館。

影片連結

成為大使付出的代價是什麼?我們發現動物園圈養的動物會出現野外不太發生的「刻板行為」(stereotypical behavior)。例如在哈爾濱極地館,影片中的北極熊因為無法轉身,只能不斷前進、後退,由於動作太機械化了,導致觀眾以為是機器操作的假熊。

展示動物有很多問題,但最主要的問題有三大:適應不良、明星動物以及異地動物,北極熊以上皆是。適應不良的問題相當明顯,就不再贅述。明星動物的產生,則會有資源分配的問題。以貓熊為例,圈養一隻,需支付中國100萬美金,明星動物的圈養,將壓縮到其他動物的經費。至於異地動物,像是企鵝或北極熊,牠們需要多一點特殊的設施,才能在動物園存活,因此也可能會佔用其他動物的圈養經費與生活面積。

我鎖定北極熊這個物種,原因在於無論牠做什麼,只要牠存在人造空間就會很怪,藉此可與民眾一起探討更深入的動物圈養問題,也會比只講動物令人悲傷的處境,來得更科學一點。

我們看一隻動物在「笑」,像海豚的表情看起來一天到晚都在笑,但未必代表牠快樂;而鱸魚天天看起來都很不爽,也不能代表牠真的不爽,所以我不選擇做「情緒投射」,正是這個原因。

《大白熊進行曲》。左上德國、右上荷蘭、左下與右下捷克。

影片連結

不只是中國大陸,歐洲也常看到很多刻板行為,民眾看到北極熊這些動作,會以為牠在表演,然後很快走過看過不會停留,因此不知道北極熊這種日復一日的動作,是適應不良的表徵。

但我們也無法以動物的刻板行為,來作為該動物園的動物福利不良的判斷標準。刻板行為僅可視為是適應不良的「警訊」,其導因可能發生於圈養前或庇護前(例如牠待的前一個地方),必須了解前因後果才能下定論。動物問題不能先入為主、情緒化的判斷。

左邊法國動物園與右邊廣州動物園商場,兩個文宣使用的都是網路上抓的圖檔,顯示動物園以物種而非個體的角度來看待他們所圈養的動物,「養了誰,並不重要」。

常可見動物園用輪胎給北極熊當玩具(大連森林動物園,中國,2015)。

鹿特丹的兩隻北極熊是兄妹,2014年出生(埃曼野生動物園,荷蘭,2016)。

Bimba跟上圖的兄妹有親戚關係,牠的第一胎是跟爸爸所生、第二胎是跟兒子所生,雖然這樣的族譜在歐洲動物園並非常態,也很少發生,但還是有這樣的案例存在。

德國布萊梅港口一家很小的動物園,裡面有兩隻北極熊。

蘇格蘭接近極圈,一年只有兩個月夏天,常有冰雪覆蓋,因此並不須太多人工設施,為前述布萊梅港口整個動物園4倍大,4公頃面積,也是全球最大北極熊圈養環境。

西安曲江極地海洋世界,人工造景居然像沙漠中的黃土高原,導覽廣播說這種造景可以「滿足民眾對極地的期待」。

海昌集團在武漢的熊不是北極熊,而是白熊與棕熊的混種,不過民眾並不懷疑。

從外觀可了解武漢這家極地海洋世界並不避諱遊樂場美學,以遊樂場來包裝,收費150人民幣,可比動物園高出5-10倍價差。文案也如此呈現,誠實提到來這裡「可感受絕對震撼」、「實現神奇、歡樂、夢幻之旅」,顯然他們並不做教育、保育。

在野外海豹是食物,但在動物園出生的北極熊,並不知道池中這個浮板是什麼。

電影《楚門的世界》中,楚門住在劇場裡,天空用畫的,北極熊也是。

看展的孩子就像逛動物園一樣,想跟每一張照片合照。有時小孩看了會哭,覺得北極熊怎麼被關起來。觀眾有很多不一樣的反應。

未來我要做「互動式童書」,內容以跨頁呈現北極熊從極地被拉到人為環境圈養,因此我會到極地去拍攝,順利的話希望在明年出版。

看完前述各地北極熊的現狀與圖輯,也了解了展示動物的圈養問題,但想說的是,動物園還是有它正面的可能性,例如位於西亞的喬治亞共和國,有些餐廳、修道院或個人,會為了娛樂、行善等理由不當圈養棕熊,過去政府無能管理,也無法接收,荷蘭動物園的熊森林,因為拯救許多世界各地受害的棕熊,喬治亞就空運兩隻過去,現在這些熊生活得比過去好很多,因此喬治亞也計畫將準備一塊地做為庇護。

對於想更深入了解的民眾,我會推薦愛丁堡大學的線上課程,包括經濟、展示、陪伴動物等,也有中文字幕,從科學角度看待動物問題非常重要,能幫助我們理性思考動物行為及其福利,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

活動資訊

展期:106.07.01~106.08.27(週一休館)
地點: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藝文走廊(臺中市南區五權南路100號)
展者:羅晟文、Jimmy Beunardeau、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
策展:挺挺網絡社會企業
開放報名:系列講座、影展、論壇報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