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食更佛系的巨口鯊好多謎 漁民幫學者合力揭密生活史

臺灣海洋大學團隊長期追蹤巨口鯊捕獲資料,已初步掌握出沒熱點,透過胃部殘留物樣本分析,發現巨口鯊愛吃的是磷蝦和水母。(圖片提供/海巡署東部分署)

巨口鯊看似嚇人,卻是行動緩慢的軟骨魚,因活動範圍動輒千米海深,1976年被發現命名以來,世界紀錄僅200多筆,國際研究也不多,但臺灣因漁民長期配合漁政單位通報,至今已累積128筆資料,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團隊研究發現,巨口鯊可能有雌雄分區棲息的習性,且與同為濾食動物的鯨鯊相比,巨口鯊的方式更「佛系」,路過食物才張口吞,接下來他們希望能掌握巨口鯊的生長過程,及早解開巨口鯊的身世之謎。

海大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莊守正組織研究團隊,自2013年起與漁民合作取得巨口鯊樣本,也分析漁業署的巨口鯊登錄資料,初步掌握巨口鯊出沒熱點在花蓮外海,捕獲深度約在100米左右。該系博士生游紀汝表示,採集到的巨口鯊樣本雌魚數量比雄魚多1倍,經比對菲律賓、印尼等地的巨口鯊的性別紀錄,判斷巨口鯊可能有雌雄魚分開棲息的習性,不過她也說,需要再透過標示放流才能證實此項推論。

游紀汝表示,巨口鯊與鯨鯊同屬濾食性動物,不過分析胃裡碎屑,兩者攝食的方式略有不同,巨口鯊比較隨性,緩慢張口游過食物聚集的水團,所以吃的都是移動速度比較慢的動物。而鯨鯊會吸水進食,所以食物種類較多。圖為鯨鯊。(圖片提供/海保署)

另外,游紀汝也分析巨口鯊胃內容物樣本,發現殘留不少磷蝦與水母的碎屑,判斷牠們與鯨鯊一樣是以浮游生物為食。不過,巨口鯊的濾食方式比鯨鯊「佛系」,不會大量吸水攝食,只會路過看到有食物才張嘴吞,所以游泳能力好的小魚早就溜之大吉,因此巨口鯊胃裡只能看到泳速相對緩慢的水母與磷蝦。

雖然團隊研究巨口鯊已超過6年,但游紀汝坦言,對巨口鯊的了解還很有限,問題出在人力不足、樣本的限制,以及部分民眾對巨口鯊的過度關注。團隊曾嘗試以脊椎骨來分析巨口鯊的年齡,但骨頭質地太軟,儀器測不出來;或是請漁政單位協助採樣,但協助採樣人員不易明確辨識膀胱與生殖腺,導致研究團隊收到樣本卻沒辦法用。雖一度有機會能與漁民合作標示放流,但因擔心保育人士對捕撈巨口鯊的負面聲音而作罷。

漁業署在2013年實施「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漁獲管制措施」,要求漁民若捕撈到上述魚種,必須填單通報,並且留置魚體至少24小時供學術單位採集生物學資料,至今巨口鯊已累計捕獲128條。「非常感謝漁民登錄巨口鯊資料,並且協助留魚採樣,才能推進巨口鯊研究。」游紀汝說,團隊曾與日本、印尼等國學者交流,發現臺灣應該是世界上巨口鯊記錄最詳盡的國家,不少東南亞國家漁民在學者抵達現場前就把巨口鯊分解完了,連記錄也沒有,因此臺灣雖然紀錄數目超過世界記錄的半數,卻不等同我們的漁民抓最多,或是東部海域的巨口鯊族群最多的論述。

今年海委會海保署委託海大團隊執行軟骨魚類研究計畫,包含去年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的馬加鯊、藍吻琵琶鱝屬魚類、鱟頭鱝科魚類的資源利用狀況。(圖片提供/海保署)

因連續兩年捕獲量增加,有保育團體建議禁捕,游紀汝表示,團隊需要掌握巨口鯊的生物學參數才會進一步做成建議。生物學參數像是生長速度、懷孕時間,與海洋食物鏈其他魚種的變動關係,也會考量若資源補充狀況沒有問題,應該要如何合理使用的漁業資源。她也說,今年研究團隊在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的資源挹注下,將擴大軟骨魚類研究計畫,包含被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的馬加鯊、藍吻琵琶鱝屬魚類、鱟頭鱝科魚類,了解各國在這些魚類的資源使用程度,以協助漁政單位與漁民合理使用漁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