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野螟與飛蝨花蓮現蹤,水稻二期作慎防蟲蟲危機

文、圖片提供/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瘤野螟又稱稻縱捲葉蟲,以幼蟲危害水稻,幼蟲啃食葉片表皮形成微細白線,二齡蟲吐絲將葉片縱捲,躲藏其中啃食上表皮及葉肉,僅留白色之下表皮,嚴重時幾乎所有葉片變白,影響水稻之生長和稻穀稔實率。目前在玉里鎮和富里鄉水稻產區監測發現已陸續出現瘤野螟危害。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民把握時機進行防治工作,以維持收穫期之稻穀產量和品質。

瘤野螟為害造成稻葉斑白食痕。

另外水稻飛蝨類害蟲今年於二期作亦出現得較早,目前在玉里鎮和富里鄉田間監測以白背飛蝨數量較多,褐飛蝨則在富里山區開始零星發生。白背飛蝨成蟲及若蟲群集於水稻中、上部,吸食養液危害,被害稻株常由基部往上黃化,降低植株之光合作用及發育,若在結穗時期被害,則穗數及稔實率明顯下降;褐飛蝨則通常於稻叢基部為害,族群密度高時可使稻株於短期內迅速枯萎倒伏,此種枯萎情況在稻田中常呈圓圈狀分布,嚴重發生時則區塊相連而成全面枯萎,俗稱「蝨燒」。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建議農友平常應加強巡田,若發現平均每叢稻葉上有一隻瘤野螟幼蟲或平均每叢稻基部有5隻飛蝨時,即應施藥防治,藥劑種類請參考植保手冊之推薦藥劑,並請遵照稀釋倍數與安全採收期。

有機防治方面,瘤野螟可用蘇力菌噴施葉面;而飛蝨類可施用苦楝油加皂素或菸草水。另由於飛蝨偏好成群棲息於稻叢基部及中段,無論是使用藥劑或非農藥資材,在施用資材前可先將田間水位提高,促使飛蝨蟲體向上移動再使用資材,使藥液接觸叢間基部以提高防治效果。另外平時應適量施用氮肥,使稻株不致過於濃綠,定時排灌水,皆有助於減少兩種害蟲的發生。

若對蟲害防治技術或藥劑使用方面有疑問,請洽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環境課植物保護研究室,電話03-8521108轉3601或03-8535915。

瘤野螟幼蟲啃食稻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