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丹娜絲造成嚴重農業災損,颱風過後,低壓帶及西南風持續帶來龐大降雨,造成多處淹水災情。農業部彙整各地農業災情,農業損失金額已逼近16億元。部分葉菜產區受到災情影響,導致今(9)日拍賣市場到貨量減少,但因到貨品質差異大,菜價反而回跌,農業部農糧署表示,滾動式倉儲蔬菜已儲備6千多公噸,將視市場供需適時供應。
受到丹娜絲颱風及7月8日豪雨影響造成農業災情,農業部彙整各縣市查報資料,截至今日上午11時,農業損失金額已達15億9,862萬元。各縣市以嘉義縣損失6億361萬元、占38%,臺南市損失4億7,127萬元、占29%,雲林縣損失3億125萬元、占19%、彰化縣損失1億827萬元、占7%較為嚴重。
其中,農產損失金額達10億7,125萬元,前五大受損農作物為文旦柚損失2.1億元、香蕉1.9億元、竹筍8,877萬元、柳橙7,137萬元及椪柑5,957萬元;漁產損失金額1億8,375萬元,主要為牡蠣;民間設施損失金額3億1,289萬元,較為嚴重。
受到丹娜絲颱風及豪雨影響,國內蔬菜產地也多有災情,臺北果菜批發市場今日交易量1,272公噸,比昨日1,374公噸減少102公噸,減幅7.4%;蔬菜平均交易價格每公斤32.1元,比昨日36.3元下跌4.2元,跌幅11.6%。臺北農產運銷公司表示,因颱風過後,短期葉菜類和花果類含水量高,到貨品質差異大,且拍賣中下雨影響,雖然到貨量減少,但承銷人購買意願低,買氣偏弱,各菜種行情價格跌多漲少。
農糧署副署長陳啟榮今日出席國產冷凍蔬菜推廣記者會時受訪表示,農糧署透過滾動式倉儲,從今年5月起,已請產地農民團體儲存甘藍4,450公噸、結球白菜530公噸、蘿蔔、洋蔥等根莖類1,200公噸,合計6,180公噸,農糧署後續將視市場蔬菜供應情形,輔導農民團體調節供應,維持供需平穩,並適時於全臺各大賣場推出蔬菜優惠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