鮪魚拍賣價格較去年高2% 好吃不只做「沙西米」

漁業署今日舉辦黑鮪魚產品多元利用行銷記者會,現場展示生鮮黑鮪全魚。(圖片提供/漁業署)

每年4至6月是黑鮪魚捕撈季節,高品質的黑鮪魚不只做生魚片「沙西米」,「尾腹段─中脂」可乾煎,「後背段─赤身」可炸、煎、炒魚片,「中背段─赤身」油脂少,可紅燒、糖醋。農業部漁業署署長張致盛表示,今年迄今黑鮪魚拍賣價格每公斤339元,比去年高2%,也比往年稍高;黑鮪魚珍貴,因此更要有效多元利用,適合多種料理方式,雖是高價魚種,也能製成罐頭長期保存。

漁業署今(3)日舉辦黑鮪魚產品多元利用行銷記者會,蘇澳區漁會特地載來一尾重達216公斤的黑鮪魚,拍賣以每公斤560元成交,總價值逾12萬元,讓與會來賓親身感受到黑鮪魚產業的活力。

漁業署今日舉辦黑鮪魚產品多元利用行銷記者會。(圖片提供/漁業署)

「黑鮪魚煎起來可媲美高級和牛肉」,張致盛表示,中西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核定臺灣鮪魚捕撈配額今年度是1,965公噸,臺灣魚汛期迄今捕撈6,288尾、約1,360公噸,評估捕撈高峰已過;黑鮪魚拍賣價格依其新鮮程度、大小而不同,低的不到每公斤200元,但高價可超過680元,今年價格仍較去年高出2%。

近日有Youtuber到屏東東港魚市場拍攝黑鮪魚買賣過程,但黑鮪魚直接在地面上分切,引發衛生疑慮爭議。張致盛表示,南方澳漁市場黑鮪魚拍賣已是放置棧板上處理,落實漁獲不落地;因黑鮪魚體型大,宰殺不易,漁業署希望市場宰殺時下面能有墊材、不接觸地面為原則;漁業署已跟縣市政府、漁會討論進一步強化衛生安全。

細緻脂肪分布的黑鮪魚生魚片令人垂涎。(攝影/游昇俯)

東港區漁會總幹事鄭鈺宸表示,東港魚市場現正導入漁獲不落地,礙於漁獲搬運人力短缺,須逐步改善,以消費者觀感來看,漁獲擺放地上一定會不安心,因此漁會去年起即與承銷人溝通,將漁獲放置薄木板上處理;承銷人買了漁獲後,分切大切會在地上的木板上處理,再搬到黑鮪魚專區自己的攤位上作細切。

鄭鈺宸說,媒體報導影音片段是直播主跟承銷人購買漁獲後,自己拖到角落作分切;因他不了解魚市場拍賣時間,買魚的時間太晚,又是請當地的人幫他買魚,「不是魚市場可規範」;那名直播主不了解魚市場運作,有些承銷人若與直播主配合,就會到承銷人自己的攤位去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