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農業部、台積電合力啟動「Eco Plus!-生態共融計畫」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台積電啟動「Eco Plus!-生態共融計畫」,朝棲地保育、物種復育與知識培力三大面向深化綠色保育。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台積電啟動「Eco Plus!-生態共融計畫」,朝棲地保育、物種復育與知識培力三大面向深化綠色保育。

今(22)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農業部所屬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生多所)與台積電攜手啟動「Eco Plus!-生態共融計畫」,將推動棲地保育、物種復育及知識培力三大目標,共創臺灣生物多樣性主流化。

農業部表示,生多所與台積電合作內容主要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共同推廣公民科學,利用國際共用的iNaturalist(愛自然)app記錄生活周邊生態觀察,讓學生深刻體驗自然保育與生態教育內容,並加強培育高中、國中小教師成為種子教師,使自然觀察向下紮根,且與世界接軌。

第二部分將共同推動發展臺灣生物多樣性獎勵計畫,透過「新秀獎」、「菁英獎」、「研究計畫提案獎」及「深耕獎」的評選與獎金頒發,表彰及激勵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與推廣方面做出顯著貢獻的個人和團體,農業部說明:「藉此將培育國內更多頂尖生物多樣性研究人才,以及鼓勵更多在地保育實務工作者。」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所長楊嘉棟表示,要透過行動的堅持,讓生物多樣性成為主流。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所長楊嘉棟表示,要透過行動的堅持,讓生物多樣性成為主流。

近年重視食安與環境永續發展下,積極推動有機、友善農業,提升農業生態系的服務價值,發展「綠色環境給付計畫」,並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跨域整合農業、交通、水利等政府單位與民間夥伴協力合作,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友善環境,使農業與生態達成雙贏。

農業部指出,此次與台積電合作共同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除了培育保育人才,更將透過政策推行、與民間企業合作等行動,深耕全民對友善農業、資源永續及生態保育的認知,重視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所帶來的服務價值,將「福爾摩沙」的美好永續傳承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