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家妮妃雅Nymphia獲《魯保羅變裝皇后秀》第16季總冠軍,黃色是他鍾愛的顏色,臺灣香蕉因此是他常用的設計元素,昨(15)日妮妃雅於總統府受總統蔡英文接見,再次以鮮豔黃色的服飾吸引目光,主題靈感為一種水生的「小黃花」,「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而這種像蓮花的水生小黃花,就是萍蓬草(Nuphar pumila),又名孤戀花。
萍蓬草已是保育類水生植物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表示,萍蓬草是臺灣原生種,水生植物代表之一,廣泛分布在歐亞大陸,臺灣幾乎是分布的最南界。分布於臺灣的萍蓬草,雌蕊一般都是紅色。萍蓬草俗名水蓮花、黃蓮花,葉子浮在水面上,小黃花挺出水面,全年可見開花。
萍蓬草昔日遍布於桃園、新竹等地埤塘,因為埤塘陸化、被填平,如今野生萍蓬草已極為少見,是保育類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族群的減少,除了棲地陸化因素,還受到入侵種植物競爭、強勢外來動物如福壽螺、吳郭魚啃食,以及水質汙染等挑戰。
《孤戀花》是傳唱多年的臺語名曲,最初發表於1950年代,歌詞「風微微風微微,孤單悶悶在池邊,水蓮花滿滿是,真情等待露水滴」,描寫的就是過去埤塘中生滿萍蓬草的景致,也象徵飽滿又難以傾訴的情愫。
臺灣萍蓬草曾被認為是特有種
臺灣萍蓬草在1915年為日本學者島田彌市(Yaichi Shimada)於新竹新埔採獲,由「臺灣植物分類學奠基之父」早田文藏於1916年發表,當時曾被認為是臺灣特有的新物種,而定學名為Nuphar shimadae以表彰島田。島田彌市長期參與植物採集,曾發現並採集臺灣特有種南庄橙、大安水簑衣,還曾引入木麻黃作為新竹州一帶海岸防風林,並節制地方農民砍伐海岸原生樹種,改善濱海生活。
2007年,學界根據分子證據及其他生物特徵,將東亞各地原本認為屬於不同物種的日本尾瀨萍蓬草、華南中華萍蓬草、臺灣萍蓬草等歸為同一物種 ,和歐亞廣泛分布的萍蓬草都是相同物種Nuphar pumila,臺灣萍蓬草不再被認定是特有種。
但臺灣的族群跟日本或歐亞地區的族群,仍有基因上的差異存在;目前尾瀨萍蓬草、中華萍蓬草都有分類為萍蓬草「亞種」的說法,臺灣萍蓬草族群是否應判定為亞種,還有待學界的研究,而其保育更需要大家重視,希望「水蓮花滿滿是」的風景能重現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