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近年肥料、農藥、人工等農業生產成本高漲,但稻穀公糧收購價格自2011年起至今13年未漲,立法院院會日昨國民黨黨團提案「農業部應調整公糧收購價格」,決議逕付二讀。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多名立法委員今(15)日質詢農業部,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公糧收購每調升1元,須花費國庫4.32億元,他支持確保稻農收益,但有比調升公糧價格更好的方式,農業部「會提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方案」。
立法院今日審查「農村再生條例修正草案」,立委張嘉郡、賴瑞隆、張啟楷等人均詢及公糧收購價格調升議題。陳駿季回應賴瑞隆質詢指出,提高公糧價格只是維護稻農所得的方法之一,但農業部評估並非最好的方法,100年公糧收購價格提高每公斤3元,並補助烘乾費用2元,農民當年度所得提高,但也促使稻作種植面積增加,三五年後來看,不一定能提升農民收益。
陳駿季說,公糧只占國內稻作產量3成,7成來自民間自營糧,提升稻農收益重點應在提高自營糧產地價格,農業部預計一周內可提出相關規劃。
張嘉郡質詢指出,13年來工資漲幅53.64%,秧苗上漲43%,農藥、肥料上漲近25%,只有公糧收購價不漲,農業部是否同意公糧每公斤調漲8元?
陳駿季指出,13年來全國平均物價上漲10%,但同樣稻作產量也提高,農業部計算稻農生產成本約增加2%;他支持確保稻農的收益,但對調漲公糧價格「基本上不認同」。他回應張啟楷質詢更指出,朝野共同目標是確保農民收益提高,但公糧收購每調升1元,國庫就要花4.32億元,農業部將會提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