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米」清白 寶林茶室中毒案兇手正名「邦克列酸」

衛福部今日專家會議,一致決定將寶林茶室食品中毒事件中致命的「Bongkrekic Acid」,中譯名改為「邦克列酸」。圖為食藥署採購Bongkrekic Acid標準品。(圖片提供/食藥署)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事件中致命的「Bongkrekic Acid」,中譯名「米酵菌酸」,影響國人消費米製品意願,衛福部今(3)日上午11時召開專家會議,會中討論一致決議更改「Bongkrekic Acid」譯名,改採音譯稱作「邦克列酸」,以避免民眾望文生義,產生不必要誤解,引發恐慌。

衛福部今日專家會議邀請臨床醫療、微生物、毒物及食品相關專家,公部門的衛福部疾管署、食藥署,農業部農試所、農糧署,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以及臺北市、新北市衛生局局長等與會討論,並請臺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參與指導。

衛福部政務次長王必勝表示,「Bongkrekic Acid」原名「米酵菌酸」,「翻譯不是很到位」,日常生活食用稻米製品非常多,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誤解、恐慌,會中討論也決定不用其他食物命名,例如外界建議稱「椰黍菌酸」,椰子、玉米等農產品也可能受影響,因此參考細菌、化學品命名,改以音譯稱「邦克列酸」;衛福部後續將透過行政程序通知教育部,未來辭典收錄,建議「Bongkrekic Acid」中文名就叫「邦克列酸」。

「邦克列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椰毒病原型菌(pv. cocovenenans)所產生。王必勝指出,根據農業部提供資訊,「唐菖蒲伯克氏菌」本來存在臺灣的環境當中,此菌有4個亞型,其中3個亞型包括唐菖蒲病原型(pv. gladioli)、洋蔥病原型(pv. Alliicola)、洋菇病原型(pv. Agaricicola)等,會造成植物病害,農方有比較多研究;椰毒病原型是唯一會產生邦克列酸的亞型,但因為不會對植物造成傷害,農方研究非常少。

「椰毒病原型沒有被研究過,無法知道是否廣泛存在臺灣自然界、植物或食品中」,王必勝說,今日專家會議會上因此請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與食藥署一起發起研究案,要了解椰毒病原型在臺灣自然環境及食品的分布情況,並進一步研究這個亞型的特性。

根據農業部農試所研究,除了椰毒病原型,「唐菖蒲伯克氏菌」另外3種亞型不會產生「邦克列酸」,也不會危害人體。王必勝說,哪些食物容易受到椰毒病原型影響、食物要如何處理,需要細菌學上更多的證據資料,今日會議也請食品專家,一邊收集證據,一邊制定比較詳細的指引,未來可供食品製造業、餐廳及民眾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