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本周專家會議討論「米酵菌酸」更名議題 農業部:國產農產品完全沒有米酵菌酸發生

近期寶林茶室中毒案影響國人消費米食製品信心。圖為新北市衛生局會同衛福部食藥署查核粄條製造商大粄城公司。(圖片提供/新北市衛生局)

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中具毒性的「Bongkrekic Acid」中譯名為「米酵菌酸」,影響國人消費米食製品信心,間接波及木耳、杏鮑菇、鳳梨等農產品,農業部主任秘書范美玲今(2)日表示,衛福部本周就會針對「米酵菌酸」更名議題開啟專家會議,農業部絕對不希望因為名稱的關係讓人對使用國產農產品產生疑慮,「國產農產品完全沒有米酵菌酸發生,請國人消費者放心使用國產農產品」。

農業部農糧署今日攜手統一超商舉辦國產鳳梨上市記者會,針對近日米酵菌酸爭議,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表示,「根本跟米沒有直接關係」,許多糧食業者向農糧署反應,國內許多粿條(粄條)都是用玉米澱粉做的,根本不是使用臺灣米,「真的用純米做的不會有這個問題」,希望消費者多多支持用純米做的米粉、粿條、米製品。

米酵菌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椰毒病原型菌(pv. cocovenenans)所產生,近日有媒體報導鳳梨、杏鮑菇檢測出米酵菌酸,以及木耳可能遭受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感染等,范美玲澄清,不論是杏鮑菇、米製品,甚至鳳梨或木耳,國產農產品完全沒有米酵菌酸發生,請國人消費者放心使用國產農產品。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表示,「唐菖蒲伯克氏菌」有4種病原型,會產生米酵菌酸的只有椰毒病原型菌,椰毒病原型菌不會危害農作物,因此國內目前沒有危害農作物的紀錄;「唐菖蒲伯克氏菌」另有唐菖蒲病原型(pv. gladioli)、洋蔥病原型(pv. Alliicola)、洋菇病原型(pv. Agaricicola)等3個病原型,在國內過往有危害唐菖蒲、蝴蝶蘭 、山蘇、鳳梨及杏鮑菇等作物的紀錄,但這3種病原型菌不會產生米酵菌酸,也不會危害人體。

農試所指出,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發酵椰子和發酵玉米產品;純米製成米粉、河粉及粄條等產品未經發酵加工,在正常儲存及烹調條件不易受椰毒病原型汙染而產生米酵菌酸。

而且,要產生米酵菌酸的條件嚴苛,除了需要有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外,還需要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發酵,包括溫度須控制在22至33°C、酸鹼值中性、含鹽量2%以下並含脂質的食物中,發酵1至2天才會產生。

衛福部食藥署購得的「Bongkrekic acid」標準品。(圖片提供/食藥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