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標記成產學共通語言 臺灣鯛育種更精確

智慧農業不只是設施要到位,養殖品種的管控更是關鍵,聖鯛水產科技在水產試驗所智慧農業4.0補助經費挹注下,107年技轉水試所的基因鑑識技術,並設置簡易實驗室檢驗種魚的分子標記,將選育成功率提升到近乎100%,能夠有效管理場內保種魚品系以及商業種魚的性能培育,降低飼育成本。

「過去都是肉眼看、淘汰不適合的魚,以為選到金字塔頂的魚就沒問題,但不夠準確。」聖鯛水產科技董事長黃壹聖表示,在103年時聖鯛就技轉紅色吳郭魚TsR品系,藉由遺傳學造成的體色差異選育出需要的種魚,在幼魚時期就可以挑選出目標種魚,不必到成魚才看得出體長差異,可以達到95%的選育成功率。107年又再技轉基因鑑識技術,利用分子標記技術建立資料庫後,只要擷取組織就可以知道這條魚是不是目標的種魚,將選育的成功率提升到近乎100%。

協助聖鯛學習分子標記技術的水試所水產養殖組研究員曾福生表示,水試所約在3年前技轉6對海水吳郭魚TFS品系種魚給業者時,就先將該品系分子標記列為追蹤的項目之一,後續業者再將該品系後代與場內培育的其他種魚雜交,會剔除不適合的種魚,最後留下他們認為比較適合生產可販售的子代,水試所再追蹤這些可販售子代的養殖性狀,紀錄被認為業者被認為是好品種的分子標記,以後看到特定標記就知道是適合的,「分子標記像是身分證,因為這些魚是經濟性物種,我們要留下好的特徵,但外表的描述大家不見得一樣,如果有基因的協助,就可以比較客觀地判斷。」

曾福生說明,這些記錄下來的分子標記只是反映商業需求,不一定具備學術的特徵與定義,不過學術界就可以利用這些資料,進一步了解分子標記與養殖性狀之間的關係,也可以透過已經紀錄的分子標記持續追蹤技轉出去的魚種。此外,透過這些資料,當養殖戶反應選育或養殖問題時,研究人員就能與養殖戶有效地溝通,並提供協助,不會像過去一樣,養殖戶用一套自己的外觀辨識語彙,研究人員無從理解。

黃壹聖回憶過去在與研究人員溝通時,彼此都有一套對選育種魚的判斷用語,很難對接起來,現在透過分子標記技術就不會雞同鴨講,並且在小魚階段就可以操作,只要剪一段魚鰭,利用PCR的擴充技術,進行檢驗,就可以追蹤這條魚的血統,判斷牠長成後的特徵進行控管,節省飼育的成本,將選育的成功率提高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