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海釣常見漁獲物種 鎖管及帶魚生態習性

帶魚一直以來是我國沿近海漁業中前10大生產量的重要經濟魚種之一。(攝影/簡熒芸)

內容提供/《漁業推廣》 文、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資源學院院長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教授 廖正信、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博士後研究助理 李宏泰

鎖管及帶魚是臺灣沿近海漁業重要的經濟性魚類資源,也是娛樂漁業休閒海釣常見的漁獲物種。本文將分別介紹臺灣沿近海鎖管及帶魚的種類與分類、生態習性及目前的漁業利用概況。

隨著漁業經營管理觀念的轉型,從過去認為漁業資源是可以永無止盡的捕撈漁業,逐漸具有共識的體現漁業資源是有限、且需要保育的管理型漁業。因此,過去幾年我國政府也積極輔導漁業轉型,從破壞性漁業退場、減少船隻努力量,到漁村的社區營造轉型,發展在地特色產業,到最近鼓勵青年回鄉發展文創潮流產業等,不僅讓傳統漁業有了新的發展契機,也讓民眾有更多的機會了解這些產業的歷史發展脈絡,也重新認識與擁抱海洋。

隨著我國漁業的轉型,以及1993年頒布實施「娛樂漁業管理辦法」,明確規範了娛樂漁業漁船的義務與責任,也帶動了娛樂休閒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因自2001年起我國全面實施周休二日帶動假日休閒風氣,也促使娛樂漁業的發展。

鎖管

鎖管是臺灣沿近海漁業重要的經濟性魚類資源,也是休閒海釣常見的漁獲物種,一般大眾可能認為鎖管就是小卷,體型比較大的透抽不是鎖管,但事實上小卷和透抽都是鎖管類,會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漁民會以鎖管體型的大小,由小到大給予「爛流」、「咪ㄟ」、「小卷」、「中卷」、「透抽」、「砲管」等不同的稱呼,而休閒海釣的漁獲物,因釣具的選擇性,大都是中卷以上體型的鎖管。

爛流的體型約在3公分以內,3~7公分左右稱為咪ㄟ。

鎖管的種類與分類

鎖管在生物系統分類上屬於軟體動物門(Mollusca)、頭足綱(Cephalopoda)、十腕超目(Decapodiformes) 、槍形目(Teuthoidea)、閉眼亞目(Myopsida)、槍鎖管科(Loliginidae)。在外觀上,可以透過腕與觸腕的數目、體內是否有硬殼、眼睛有沒有透明的眼膜覆蓋等外部形態及特微來簡單分辨鎖管與其它頭足類,包括章魚、烏賊及魷魚等,此外擬烏賊屬俗稱軟絲的鎖管,在分類上也是同屬槍鎖管科。

目前在臺灣周邊海域發現的鎖管物種有3屬10種,包括:(1)尾槍魷屬(Uroteuthis)鎖管:俗稱透抽、小卷(管)、中卷或尖仔,包括劍尖槍鎖管(U. edulis)、中國槍鎖管(U. chinensis)、杜氏鎖管(U.duvaucelli)、詩博加鎖管(U. sibogae)及斯里蘭卡(U. singhalensis)等5種;(2)擬槍魷屬(Loliolus)鎖管:俗稱小管、脆管,包括火槍鎖管(L. beka)、日本鎖管(L.japonica)、蘇門答臘鎖管(L. sumatrensis)及尤氏槍鎖管(L. uyii)等4種;(3)擬烏賊屬(Sepioteuthis)鎖管:俗稱軟絲、軟翅仔,萊氏擬烏賊(S. lessoniana)。其中又以劍尖槍鎖管、中國槍鎖管、杜氏鎖管為臺灣沿近海鎖管漁業的主要漁獲物種,這三種臺灣主要鎖管漁獲物種可進一步利用鎖管觸腕及第三對臂腕吸盤內的角質環齒環型態來鑑定種類。

鎖管的生態習性

鎖管為沿近海域常見的頭足類,具明顯日週洄游分布習性,亦有很強的掠食能力,其生活史類型屬於r選擇之物種,具有世代交替快(壽命在1年以內)、資源量恢復及補充能力強(全年均可產卵)之特性。同時,它們的分布、生殖成長等生物特性,也很容物受海洋環境變動等因子影響。鎖管在食物鏈中的營養位階(Trophic level, TL)約在3左右,是許多魚類及海洋動物之餌料生物,其掠食者(Predator)包括鰹類、鮪類、海鰻、白帶、鯊魚、鯨魚、海鳥等。在食物鏈中,它們同時兼具被掠食者(Prey)及掠食者的雙重角色。因此,鎖管屬於生態系中關鍵或基石物種(Keystone species),在沿近海域生態系中扮演著重要的樞紐角色,其族群的消長對於生態系具有重要的影響。

鎖管漁業利用概況

鎖管具有肉質頗薄、味道鮮美、價位高而深受國人喜愛,是我國道地海鮮及休閒漁業之重要資源,同時也是臺灣沿近海漁業中前10大重要經濟物種之一。臺灣沿近海所捕撈的鎖管以劍尖槍鎖管、中國槍鎖管、杜氏鎖管為主,其中在臺灣東北部海域(新北市、基隆市及宜蘭縣鎖管漁業主要作業漁場)所捕撈的鎖管種類以劍尖槍鎖管為主,且其漁撈作業之漁具漁法以燈火漁業的鎖管棒受網為主;而臺灣海峽及西南海域(高雄市及澎湖縣鎖管漁業主要作業漁場)所捕撈的鎖管種類則以中國槍鎖管及杜氏鎖管為主,其中澎湖縣以燈火漁業的鎖管棒受網為主要作業漁具漁法,而高雄市則以中小型拖網為主。

1959~2018年間,臺灣沿近海漁業鎖管產量及產值變動圖。(資料來源/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

然而,分析1959~2018年間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資料後發現,臺灣沿近海漁業鎖管漁業資源恐有面臨大幅衰退危機。臺灣沿近海漁業捕獲鎖管資源之年產量約在3,000~30,000公噸之間變動,產值則約在3~22億元之間變動,年產量由1997年的28,402公噸大幅衰退至2018年的2,517公噸,2018年的生產量僅為1997年的8.86%。因此,要如何因應與調整臺灣沿近海鎖管漁業的發展,使得鎖管漁業能夠永續發展,已引起產官學界高度關注。對此,漁業署已於2018年起設置鎖管漁業諮詢小組,定期就棒受網捕撈鎖管的相關管理措施提供意見,並陸續公告與實施鎖管棒受網漁業管理辦法,期能達到鎖管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的目標。

帶魚

帶魚廣泛分布於全球溫帶、亞熱帶及熱帶海域,屬於底棲性魚類。帶魚的成魚主要棲息於大陸棚海域較深處,於繁殖季節開始,帶魚產卵群會洄游至近岸處產卵,之後隨著成長至幼魚與亞成魚階段,會逐漸往離岸方向遷徙,最後入添至成魚族群。臺灣因緊鄰的東海與南中國海陸棚為全球最大的帶魚漁場,使得臺灣的東北與西南海域發展出相當興盛的一支釣與拖網帶魚漁業。

帶魚具有一口銳利的牙齒,是凶猛的肉食性魚類。(圖片提供/摘自《臺灣常見經濟性水產動植物圖鑑》)

帶魚為食魚性魚類,會追逐其獵物,且有日夜垂直洄游習性與群聚的生態習性,容易釣獲吸引大量的釣客從事休閒漁釣。因地緣之便,在基隆市八斗子、深澳,以及新北市萬里、野柳等漁港,已發展出以帶魚與鎖管等漁獲為目標的娛樂漁業漁船產業鏈,載著遊客前往基隆嶼附近海域體驗海釣帶魚的樂趣。此外,也有職業釣客依照季節與漁汛前往魚群更為集中的漁場進行垂釣,此等娛樂漁業活動也都協助帶動了基隆在地娛樂垂釣產業的發展。

帶魚的種類與分類

帶魚俗名白帶、白魚、裙帶、油帶、肥帶,英文名稱為Largehead hairtail或Cutlassfish hairtail,在生物系統分類上屬於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 tebrata)、硬骨魚綱(Osteichthyes)、鯖亞目(Scombroidei)、帶魚科(Trichiurus)。帶魚身體相當細長,側扁,呈帶狀。口大,不能伸出;頜齒尖銳而側扁,前方形成犬齒;鋤骨無齒,腭骨具細齒。鱗片退化。背鰭基底甚長,起點於鰓蓋上方,延伸至尾端,硬棘部及軟條部連續難區分,或其間具明顯缺刻;臀鰭常由分離之短棘組成,有時會消失;腹鰭退化不存在或僅留存鱗狀硬棘及退化的軟條;尾鰭小,叉形,或退失消失,使得尾部向後漸細尖。

臺灣沿近海帶魚漁業主要漁獲物種及其物種鑑別方法。(圖片改編自《臺灣常見經濟性水產動植物圖鑑》)

全球海域已知帶魚計有10屬39種,而臺灣沿近海域發現的帶魚則有5屬9種, 包括(1)深海帶魚屬(Benthodesmus):叉尾深海帶魚(B. tenuis); (2)窄顱帶魚屬(Evoxymetopon):卜氏窄顱帶魚(E. poeyi)及條狀窄顱帶魚(E. taeniatus);(3)沙帶魚屬(Lepturacanthus):沙帶魚(L .savala);(4)隆頭帶魚屬(Tentoriceps):隆頭帶魚(T. cristatus);(5)帶魚屬(Trichiurus):短帶魚(T. brevis)、日本帶魚(T. japonicus)、白帶魚(T. lepturus)及南海帶魚(T. nanhaiensis)等。其中日本帶魚、白帶魚及南海帶魚是臺灣沿近海常見的3種帶魚漁獲物種,這3種帶魚可利用眼球、背鰭與胸鰭之顏色,以及不同外部形質間的比例來鑑定其種類。

帶魚的生態習性

帶魚科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之溫、熱帶海域,屬洄游性魚類,一般棲息於近海大陸棚砂泥底質,棲息深度60~100公尺間,有些種類棲息於更深水域。生殖期間會游往近岸或淺海區產卵。帶魚喜弱光,有明顯日夜垂直分布的習性,白天喜歡游至深水層,但常會在夜間時成群上游至海水中表層水域,這主要是與其所攝食的生物垂直分布有關。帶魚是一種兇猛的掠食性魚類,具群游性,性極貪食,處於生態系上層,主要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帶魚的體型非常特殊,游動方式為蛇行前進,宛如鰻魚一般,休息時,時常會頭上尾下的直立懸在水層中。

帶魚漁業利用概況

帶魚因骨少味美,肉質細嫩深受國人喜愛,且含有優質蛋白質、豐富脂肪、DHA及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加以生產期長、產地廣、產量多,一直以來是我國沿近海漁業中前10大生產量的重要經濟魚種之一。根據2018年漁業統計年報的資料顯示,帶魚屬的生產量為16,058公噸、產值約15億9千餘元,其中又以一支釣的生產量最高,約達10,776公噸,其次為拖網。一支釣的作業漁場主要分布在東北海域,而拖網作業漁場則主要分布在臺灣海峽以及西南海域。

2018年帶魚漁業各漁法別作業漁場及其產量與產值。

帶魚年產量最高可達19,313公噸(1994年),年產量大部分介於4,000~8,000公噸。過去多以內銷為主,近10餘年來因中國市場需求大增,使臺灣沿近海捕撈的帶魚經由小三通銷往中國大陸數量大幅攀升。根據海關統計,2015年臺灣銷中的白帶魚約僅36公噸,2017年則攀升至6,525公噸,2018年更翻倍高達13,845公噸,2019年仍持續增加至16,249噸。目前帶魚出口中國大陸是透過高雄或臺北的小三通航線,多以冷凍貨櫃外銷,運輸費用較高、售價較低,業者反應希望能比照石斑魚活魚搬運船方式,開放漁船載運新鮮的活體或冷藏白帶魚出口中國大陸,以增加外銷競爭力,並期能提高價值,增加漁民收益。

漁業署於2019年7月30日預告訂定《試辦漁船運搬沿近海白帶魚管理辦法》,將開放搬運船透過指定漁港直航中國大陸,以降低運輸成本並縮短航程。此一辦法草案預告後,引發各界疑慮,普遍認為我國沿近海的帶魚資源量,是否足以支撐持續性的大量捕撈?更擔憂因輸中國大陸之利益可圖,將造成白帶魚資源浩劫,甚至有多個公民團體呼籲各界踴躍連署,建請漁業署暫緩該辦法施行,以確保臺灣沿近海白帶魚資源永續。

1993~2018年間,臺灣沿近海漁業帶魚之產量及產值變動圖。(資料來源/漁業署漁業統計年報)

由於國內並無完整針對白帶魚的調查文獻及統計資料, 對於白帶魚銷中, 是否會因過度捕撈而造成資源枯竭, 各方意見頗為分歧,有鑑於此,農委會分別於2019年8月8、15、23日,邀集產、官、學、研,以及公民團體召開「研商沿近海白帶魚產銷輔導辦法草案」座談會議,會中決議:「為協助業者解決白帶魚輸銷大陸地區之漁獲保鮮問題,並落實掌握白帶魚漁獲資料,並就建立科學調查諮詢小組及產銷諮詢小組、白帶魚產銷輔導及運搬船管理等事項進行規範,訂定《沿近海白帶魚產銷輔導及漁船運搬作業辦法》」, 此一辦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亦於2019年10月7日農漁字第1081328691A號令訂定發布施行。此外,帶魚相關科學研究調查亦持續進行,期盼能確保臺灣沿近海帶魚資源合理利用及永續發展。

本文轉載自408期《漁業推廣》月刊,原文標題〈娛樂漁業休閒海釣常見漁獲物種 鎖管及帶魚生態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