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社區:芬芳裊繞的香草聚落 拒土地開發,用經濟作物再榮山村

尚德社區坐落在臺東縣東河鄉泰源村,是臺灣登上「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的代表案例之一,社區以自然農法種植香草,並開發成多元商品。

文/段雅馨 攝影/陳志華

從種植、田間管理、產品研發到市場銷售垂直整合,打造出東臺灣香草聚落的幕後推手,是尚德社區理事長陳人鼎,他以香草王國為目標,由此建立尚德社區的品牌印象,並藉此活化村落人力、保育周邊生態、培養宜居生活,逐一實踐《里山倡議》生態、生產與生活的三生共存遠景。

攔阻故鄉土地開發,勾起社區再造決心

陳人鼎早年在臺北和臺中兩都會區經營保養品進口生意,不僅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也獲得許多保養產品的研發與銷售心得。2011年,陳人鼎的家鄉因寺廟興建開發案而有大量土地被收購,他認為自然生態資源珍貴,土地不應隨便開發,於是便出面阻擋並與社區居民溝通,「我跟居民說土地賣掉,錢拿了就沒了,但他們相信開發案會創造很好的觀光收入。」雖是阻力重重,但陳人鼎還是把開發案攔阻下來,之後便決定一切由己開始,初期即以經濟效益、土地創價還有生態生活幾個層面思考,他要做出既能保育生態又能夠獲利的雙贏事業。於是,香草王國的夢想就此開始發芽且茁壯。

陳人鼎的故鄉因開發案而有大量土地被收購,為保護珍貴的土地資源,於是投入社區營造,試圖找到一種兼顧生態與經濟的方式。

回鄉一開始,陳人鼎先投入社區營造,修整因為習慣採用慣行農法而地形凌亂的山頭,維持生產地力和地景。但旋即發現,要活化村落更要積極投入,也因為其經商背景以及阻擋開發案與居民溝通的歷程,陳人鼎知道「獲利」在任何事業推動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於是開始投入作物生產。選擇種植作物時,田間管理相對簡單且具有高經濟價值的香草,便成為了他的首選。另外,陳人鼎善用他在保養品產品研發與市場銷售的專業,讓尚德香草社區不僅做有質量的一級農產,更往香草萃取以及休閒農場的方向走,為香草產業進一步創價。

尚德社區過去因慣行農法,山頭地形顯得凌亂,經整治後讓生產地景恢復往昔之美。

尚德香草社區從2014年開始種植香草;2016年陳人鼎買下社區內舊有的梅子加工廠改造成香草萃取工廠;2017年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合作,接觸到《里山倡議》的精神與案例,香草專業生產村落的定位就此錨定;同年,產品研發開始運轉,目標是建立尚德自有的香草品牌;到了2019年,生產線所需之設備全部投資完畢,並且在四月分加入社區人力,專業生產村落已然萬事俱備。

在《里山倡議》的架構下,社區內採行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各種香草和野生植物自然生長,彼此助益。

多樣化田間管理,再搭配多品項產品開發

從加工廠往山上開五分鐘的車程,到達尚德香草村落的「示範基地」。以不破壞原本地勢的前提之下,用一塊塊的石頭堆砌出層層造景,這裡一點芳香萬壽菊,那頭一些攀附在岩壁上的到手香,稍遠地方還有正在試種的新品種迷迭香。陳人鼎表示,「這塊田地是尚德村落的縮影。」各式品種的香草全部聚集於此,可以看見每樣品種適合的種植與管理方式,受委託試種的品種也會在此實驗栽種。陳人鼎解釋,在同塊農地種植多元且互補的品種十分重要,例如,芳香萬壽菊適合種植在樹蔭下,有防止線蟲的特性,同時管理上不用經常性澆水,防蟲功能又能幫助到樹木;至於經濟價值方面,不僅能做香草茶,在精油萃取的效能上擁有卓越表現。如此多樣性的田間管理,正是尚德香草村落的守則一。

利用石頭層層疊砌出的結構,讓種植香草之餘也能不破壞原本地形輪廓。

另一片香草工廠的契作野薑花田原本種植水稻,因為收成效益不佳,經陳人鼎建議後,改種和水稻種植條件相似的野薑花,發展香草產業。一般來說,野薑花會直接插種在水中,不過這樣一來,除草就得透過人力下到水裡進行。這片田地將野薑花種植在水田原本的壟畦上,利用壟畦間的溝渠,在發現有雜草蔓延時就調整水位讓溝渠注水,如此一來溝渠間就會出現福壽螺,喜歡嫩葉的福壽螺會吃掉雜草,保留下葉子較硬的野薑花;當雜草被福壽螺吃得差不多,就再把水位調降就行了。這樣的生態防治法,不僅能不噴灑除草劑,也能降低人力成本。

另外,陳人鼎也將種原場納入尚德香草社區的功能。他說明,除了接受外單位委託試種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先以小規模進行品種測試,包含了觀察如何田間管理、計算多少面積的農田需要種植多少香草才能夠回本、規畫香草的未來銷售市場等。目前尚德村落種植的香草品種數近20種,其中,進入規模化生產的就已有十種。

三生齊重 走出自身的里山模式

幫助想回到土地的人找方法,是《里山倡議》以及他目前在尚德村實踐的事情。陳人鼎表示,尚德香草村落前端的產業鏈近年已漸漸穩定,下個挑戰是透過市場回饋,讓更多居民認識並且一起投入,他強調,「若是單純倡議生態議題而沒有考量到居民的生計,或是只為了追求經濟而放棄自然生態,都無法發展成長期且永續的模式。」因此,以具備經濟效益的方式作為誘因以及持續推進的動力,並將居民需求以及生態因素納入產業價值,就能形成正向循環。

香草工廠的內外景觀,陳人鼎過去經營保養品事業,獲得許多產品研發和銷售經驗,因此他將香草做加工,提升農產品價值。

陳人鼎建議,得針對本身社區做適合的營造規畫,千萬不要將其他案例全然複製不做調整,一定得對社區本身的氣候條件與栽種特色全盤思考,擬定出適切的規畫,才能真正解決問題,為社區生態與居民創造出價值。陳人鼎以貢寮實踐里山為例,他指出,貢寮因為鄰近消費市場,因此能夠專注於品質優良的一級農產,發展當地特色,但若是距離消費市場遠的社區,在運送方面沒有優勢,就得考量是否投入後加工,為農產做其他的創價。

里山精神不僅是保存生物多樣性,更關切在地居民的生活和生計,當三者間達到和諧共存,才是真實呈現里山學。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