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契作價格每公斤25元 金門縣與農業部敲定合作期程3年延長至5年

金門縣與農業部敲定契作高粱合作期程從3年延長至5年。(圖片提供/農糧署)

農業部推動水稻轉作節水的雜糧旱作,鼓勵種植進口替代作物高粱,進而媒合金酒公司與農民契作,第一階段111至113年契作完成,純本土高粱「一穀作契」銷售創下佳績,農業部農糧署今(12)日表示,為回應農民期待,安心投資高粱生產的相關機具設備設施,穩定契作高粱生產,金門縣政府3日函文農業部,決定第二階段合作期程從3年延長至5年,持續以每公斤25元契作價格收購。

農業部部長陳駿季去年3月前往金門洽談擴大在臺契作高粱,與金門縣政府共同確認,因契作高粱對穩定釀酒高粱原料供應來源、減少臺灣稻作面積及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具有重大意義,自113年第一期作起,契作價每公斤由原來21元提高至25元,以提高農民收入及種植意願。

臺灣契作釀酒高粱的播種時期,第一期作約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第二期作約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以第一期作(占8成以上)為主要產季。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表示,金門縣政府及金酒公司為維持釀酒高粱原料供應,金門縣政府日前函文農業部,決定下一階段合作期程訂為5年(114至118年)。

第二階段合作期程由3年放寬為5年,並持續以每公斤25元契作價格收購,黃昭興指出,除可穩定高粱契作生產,讓臺灣農民安心投入機具設備,擴大種植規模,提高經營效率,可望共創政府、金酒公司、農民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