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農損突破20億元 第二波風災救助雲、投、高、屏入列

丹娜絲風災造成農業設施嚴重損毀,農業部長陳駿季要求所屬單位提供專案重建補助。(圖片提供/行政院)

丹娜絲颱風造成農業損失金額已突破20億元,農業部8、9日持續依據各地現場勘查結果,今(9)日主動公告啟動第二波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區域及品項,除了首波的臺南及嘉義,第二波救助對象再納入南投、雲林、高雄、屏東等縣市。針對嚴重損害的溫網室、漁船筏舷外機、增氧機等設施設備,農業部長陳駿季要求所屬單位提供專案重建補助,以協助農漁民儘早復耕復養,維護生計。

根據農業部彙整地方查報資料,截至今日下午5時,丹娜絲颱風及7月8日豪雨造成農業損失金額已達20億7,202萬元,以臺南市損失7億8,773萬元、占38%、嘉義縣損失6億1,239萬元、占30%、雲林縣損失3億955萬元、占15%、彰化縣損失1億9,845萬元、占10%,較為嚴重。

其中,農產損失金額15億2,410萬元,受損作物主要為香蕉、文旦柚、番石榴、竹筍及柳橙等;漁產損失金額1億8,375萬元,主要為牡蠣;民間設施損失金額3億3,204萬元。

針對丹娜絲颱風造成農業損失,農業部公告第二波啟動農業天災救助措施災損品項與地區,包括南投縣的香蕉;雲林縣的食用玉米、硬質玉米、高粱、香蕉、文旦、番石榴、非屬森林副產物的竹筍、塑膠布溫網室、水平棚架網室,以及雲林林內鄉、古坑鄉的森林副產物─麻竹及巨竹竹筍;高雄市及屏東縣的西瓜、香瓜,以及毛豆以外的蔬菜(一)山蕨、金針菜、不結球白菜、空心菜、菠菜、莧菜、芫荽及其他短期葉菜等項目。

農業部公告雲林縣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品項。(圖片提供/農業部)

農業部公告南投縣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品項。(圖片提供/農業部)

農業部公告高雄市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品項。(圖片提供/農業部)

農業部公告屏東縣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品項。(圖片提供/農業部)

針對臺南市及嘉義縣,也再將畜牧及魚塭(陸上)養殖全品項,以及嘉義縣的(淺海養殖)漁業─牡蠣納入救助。

農業部強調,農業部於7日、8日召開兩次專家會議,由第一線同仁勘災後,進行綜合性討論,作出公告品項的決議,沒有政治性考量。農業部長陳駿季今日上午再度主持專家會議,並指示要讓農漁民有更多時間申報天災救助,以及放寬低利貸款條件,包括免息半年、提高貸款額度、延長寬緩期等;他並要求所屬,針對這次嚴重損害的溫網室、漁船筏舷外機、增氧機等設施設備提供專案重建補助。

農業部公告臺南市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品項。(圖片提供/農業部)

農業部公告嘉義縣市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品項。(圖片提供/農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