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惡地誌》田寮月世界一帶 為何土雞城林立?

林立的土雞城餐廳是田寮月世界最特別的美食街景。(攝影:梁偉樂)

內容提供/野人文化 撰文/梁舒婷 攝影/梁偉樂

編按:惡地(badland)主要是指泥岩因為受到雨水侵蝕,形成不毛之地的現象。臺灣有三大惡地,北有三義火炎山,東有臺東利吉,臺南、高雄一帶的惡地最為遼闊,北起臺南玉井、南化、左鎮和龍崎,南至高雄內門、田寮、旗山和燕巢,廣達一千平方公里,也是本文主角。

來到田寮月世界,放眼盡是土雞城店家,滿街林立的土雞餐廳成為大家印象最深刻的美食風景。其實在臺灣許多像這樣的山區、丘陵地,經常可見土雞或是山產料理的餐廳;然而在惡地的土雞城背後,卻有一段波瀾起伏的故事……

在做惡地導覽解說的時候,我們經常喜歡與客人互動,除了可以增進客人對在地人的印象以外,也能從中認識各式各樣不同背景的來客。每當我問到他們對於泥岩惡地、月世界的在地特產什麼最有印象?有些人可以直接回答出:「芭樂、棗子」,他們知道這些水果挑鹹地種的保證好吃;其他客人十之七八會回答我:「土雞」。來郊外遊覽欣賞美景,還能到土雞餐廳飽餐一頓,已是許多玩家還有老饕們假日休閒的套裝行程了。

與田寮相鄰的燕巢,芭樂園後方的小丘呈現泥岩地景。(攝影/陳瑞珠)

放山雞加菜成主打 土雞城向周遭蔓延

臺灣西南泥岩惡地之中,田寮、燕巢、左鎮等地都有土雞城料理的餐廳,其中又以田寮月世界地區最為密集。這些店家大多聚集在月世界風景區的入口地帶,28線主要道路兩側、崇德里北勢宅及南路下地區,這段的路名十分特別,叫做「月球路」,是否感覺登陸月球容易而可達呢?

月球路上超過二十幾家土雞城餐廳,光是行車經過搖下車窗都能聞到招牌的豆乳雞與陣陣的燒酒雞料理飄香四溢。現在這條看似平緩的月球路,它的前身可是一段蜿蜒於惡地形的狹窄險坡,在地人稱之為「六工崎」(臺語:六天)。交通險峻之故,當年農人趕著牛羊經過這一段,要連拖帶拉的耗費巨大體力,因此,早年交通不便的時候,要來趟月世界可是件大工程。

惡地放山雞生長環境相對開放,是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攝影/梁偉樂)

近年來,國內旅遊風氣盛行,在地交通條件大幅改善,人們開始為欣賞惡地風光慕名前來,伴隨的餐飲需求也就逐漸增加。

根據王東波的研究資料,在地最早的土雞餐廳是1976年開設,它原本僅是一間因應往來行旅與植林工人而開的麵店,無意間因工人的嘴饞,央求店家宰殺屋旁漫地遊蕩的土雞來加菜,不料一試成主顧,Q彈有嚼勁的月世界放山雞聲名遠播。至此之後,土雞城就如雨後春筍般一家接著一家開,光是田寮區內就開設逾三十間土雞城;接著擴散到周邊地區,鄰近的路竹區、阿蓮區有8成的土雞餐廳皆為田寮本地人出外開設。

畸零土地養牲畜 地名留下歷史痕跡

惡地地形尖峰利脊溝壑交錯、缺乏平整的耕地,早期農民會運用零星的土地、甚至是無法耕種的泥岩惡地放養牲畜,幾乎所有農家都會養殖幾隻家禽、家畜,使有限的資源和土地能夠發揮最大的用途。因為要顧及最基本的三餐溫飽,田裡主要作物若不是稻米就是番薯這類糧食作物,在基本的溫飽之外,善用廣大不宜耕種的土地飼養些牲畜,是家戶積累錢財最好的途徑。

惡地農民會利用零星的土地放養牲畜,這種作法維持至今。(圖片來源/Formosa Wandering@flickr CC BY-NC 2.0) 

鐘寶珍的研究調查中可發現,以農為本的前提下,畜牧僅算是家庭副業,就整體經濟而言,畜牧比重並不高。雖然如此,由於惡地環境限縮了耕地面積,農人從耕作上獲取的利潤有限,因此若善加運用環境飼養牲畜,可得到的收益對在地人而言就很可觀。

先民會在山溝水邊開闢草埔來放牧牛隻,有許多地方的舊地名也可一窺早年畜牧的樣貌,像是「牛稠埔」(今田寮區新興里)、「牛路彎」(田寮區七星里)、「牛寮」(田寮區田寮里)、「牛稠崙」(內門區光興里)還有臺南龍崎區的「牛埔」等。後來耕牛需求降低,豬、羊、雞的需求增加,因此飼養種類上也彼此消長。無論種類如何,惡地居民飼養牲畜的比例,的確遠高於其他周邊地區,也奠下惡地畜牧業基礎。

圖輯:惡地的人、其他農產與手工藝品

惡地農業的樣貌十分繽紛多元,雖缺乏大面積的平整耕地,但先民順應環境,充分地利用大自然的恩賜,像是自溪流引水、修築農塘積蓄水資源來灌溉作物,種植稻米、番薯、甘蔗等;也養殖雞豬羊等各樣牲畜,以傳統一級產業為主要收入來源。

直至近代臺灣經濟條件成長,消費習慣改變,加上惡地的交通逐漸便捷,在地人也順應時代演進,逐漸改變農業生產型態,開始種植芭樂、棗子、芒果、芭蕉等果樹;而原本在惡地修築的灌溉農塘,則用來飼養鹹水魚蝦等。在地有句臺語俗諺云:「土黏水鹹、蹛佇這的人骨力擱勤儉」,說明這裡的土地黏、又鹹的特性。多元的環境樣貌成就不同產業型態,惡地居民儼然就是現今所謂「斜槓青年」的早期代表。

芒果、芭樂、蜜棗等水果是惡地特產,但農作辛勞,農村高齡化問題也令人擔憂。(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人稱「鳳梨伯」的農民土生土長,熟知地方農作、物產,圖中他正在挖掘刺薯,是一種稀少的山藥品種,據說美味非常,連山豬都愛吃。(攝影/梁舒婷)
日治時期因造林政策在惡地廣植刺竹,在塑膠工業不普及的時代,形成重要的竹藝產業;目前燕巢「援剿人文協會」有計畫地傳承地方竹藝。(攝影/林月靜)
耐旱的高梁在田寮崇德社區稱之為「番栗」(番秈),但當地傳統品種並非食用,而是用於製作掃帚,取其花穗曬乾後綑綁製成。(攝影/粱舒婷)
臺南左鎮公館社區近年致力歸廣耐旱的傳統食物葛鬱金,地方稱做「粉薯」,食用方式類似蕃薯,也常製作葛鬱金粉(粉薯粉),並研發葛鬱金麵條、面膜等新產品。(攝影/賴政達)
葛鬱金入菜成為左鎮公館社區特色;葛鬱金也是地方限量的特產,製作方法繁複且全程手工,食用方式類似藕粉,可作勾芡或調製飲料、涼品。(攝影/賴政達)
別看流經惡地的二仁溪上游流水涓涓,河道流經的地帶對地方農民可是相當貴重的耕地。(攝影/梁偉賀)

《臺灣惡地誌》
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作者:蘇淑娟、梁舒婷、吳依璇、劉閎益、柯伶樺、邱峋文、黃惠敏

審定:王文誠、林俊全、陳文山、劉瑩三、蘇淑娟

出版:野人文化


本文經農傳媒編輯,轉載自野人文化出版《臺灣惡地誌》,完整原文請見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