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今天吃這個】南北鵝肉大PK 北部端出高CP值平價鵝肉飯
【今天吃這個】南北鵝肉大PK 北部端出高CP值平價鵝肉飯
養鵝產業重建復養至今,產量僅回復到先前產能的一半,剛好趁著這個機會,我有時間能走訪北中南鵝肉店,瞭解一下鵝肉消費市場的變化與鵝肉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鵝肉一直以來給消費者的刻板印象就是「貴鬆鬆」,關於鵝肉的價格定位,產業也有兩派不同的看法,一則認為要將鵝肉做到「物美價廉」,一則認為畜禽肉品本該不同物種有不同的價值,鵝肉為何不能擁有像牛肉一樣的高身價。兩造聽來都有道理,但真正的決定權其實是在消費者手上。我發現中南部鵝肉店鮮少有中午就開業的,大多鵝肉店開業時間是在下午4時,然後營業到晚上,甚至凌晨,所以我出差或中午要帶朋友吃鵝肉時常會找不到鵝肉店﹔北部中午有開業的鵝肉店普遍都能看到「鵝肉飯」這個品項,一開始為了品嘗老闆川燙鵝肉的功夫,我大多會點1/4鵝胸或1/4鵝腿,順便看看最近鵝隻的屠宰賣相以及養鵝人家有沒有把鵝養的又肥又美。但越往北吃越發現,薪水好像不太夠用,後來我會跟老闆點一人份鵝肉,但有些店家就是堅持得買一塊1/4,我納悶著「那像我這樣的小資族怎麼辦?」,「那像女明星那種小鳥胃的怎麼辦?」、「那情人節都會眼紅的單身族怎麼辦?」
後來一家店的老闆跟我建議:那你可以點「鵝肉飯」,裡面有鵝肉、有飯也有配菜。我看著眼前這碗鵝肉飯,看著看著越看越覺得滿意,太棒了,一次全部擁有耶!於是乎,我又展開了一趟鵝肉飯市場調查,原來鵝肉飯在中北部市場早就開賣很久了,反倒是南部很少見,少見到有攤商直接回我「鵝肉這麼珍貴,拿來作鵝肉飯怎麼賣?」,我一口氣傳了我吃過的鵝肉飯照片和價格,立馬堵住那攤商的嘴巴。

北部中午有開業的鵝肉店普遍都能看到「鵝肉飯」這個品項,反倒是南部很少見。
養鵝協會在107年度國產優質鵝肉行銷推廣活動中,大膽嘗試的推廣「鵝肉飯」,推廣一個並非全臺所有鵝肉店都有販售的產品品項,我們跟行銷公司共盤點了全臺230家有販售鵝肉飯或鵝肉便當的鵝肉店家,雖然這一次參與的店家還不到兩成,但透過臉書網路票選和全臺好吃鵝肉飯大盤點影片的露出,這回參與活動的店家都反應來客率有明顯成長,但我希望這只是開頭,希望這個開頭能帶動更多原來沒有賣鵝肉飯或鵝肉便當的店家也能一同加入這個行列,因為臺灣外食人口數逐年成長,據內政部估計,今(108)年會成長到50%,等於約有1千萬人外食,合計午、晚兩餐,每日外食人次將達到2千萬,依一個便當80元估算,便當業的年產值就破千億了,這對我們這個積極尋找成長動能的產業,何嘗不是一個機會呢!
希望今年農委會能繼續支持辦理全臺好吃鵝肉飯大盤點這活動,協會跟鵝肉店家共同的目標是,要讓「鵝肉飯」有朝一日也能名列臺灣有名的傳統小吃。
畜產報導月刊為中央畜產會所發行之刊物。中央畜產會於89年1月1日正式揭牌運作,是農業界唯一經立法通過的財團法人,其中央主管機關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央畜產會運作模式,與日本依「畜產品價格安定等有關法律」成立之「獨立行政法人農畜產業振興機構」類似,均依法訂定任務,建立產銷調節機制,達到事前預警、穩定產銷之目標,是政府與畜牧產業團體間重要的溝通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