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見太平島海底珊瑚礁9成死亡 科學家找到兇手

法螺是棘冠海星的天敵,主要天敵的大量消失,導致棘冠海星數量大增。(圖片提供/鄭明修)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代理執行長鄭明修組成團隊,在太平島執行「西南海域珊瑚礁監測」計畫,竟發現太平島水深2公尺以下的海底珊瑚礁90%以上死亡,尤其石珊瑚幾乎全滅,原來兇手就是曾經造成澳洲大堡礁珊瑚大量死亡的「棘冠海星」!鄭明修表示,「現在整個太平島的珊瑚礁生態系可以說是崩毀」,珊瑚礁能否恢復要看棘冠海星的數量能否獲得控制。

鄭明修曾於2019年9月在太平島做過潛水調查,當時珊瑚礁狀況正常,但2021年4月重回太平島,才短短1年多的時間,水深2公以下的健康珊瑚已幾乎全部死亡,棘冠海星以珊瑚蟲為食,「就像蝗蟲過境一樣」,這邊吃完就繼續移動繼續吃,1隻成體棘冠海星每年可以啃食掉4至6平方公尺的珊瑚,對珊瑚礁海域造成很大的衝擊。

棘冠海星是肆虐珊瑚的劊子手。(圖片提供/鄭明修)

研究團隊在太平島監測到棘冠海星大爆發,推算密度為1萬平方公尺有760隻,早就超過警戒值,已達大爆發等級,鄭明修說,珊瑚覆蓋率超過50%的健康珊瑚海域每1萬平方尺可以供養20至30隻的棘冠海星,數量多過此範圍,就會對區域內的珊瑚不利,數量超過30隻就已達爆發的警戒範圍。

推測造成棘冠海星大量增生的原因有二:天敵減少,以及人類對海洋的汙染。鄭明修指出,棘冠海星的最主要天敵大法螺,因為被人類拿去做觀賞貝殼而大量減少,現在太平島及臺灣海域幾乎已看不到大法螺,又浮游幼生期的棘冠海星是許多珊瑚礁魚類的食物,若油彩臘膜蝦、龍王鯛、粗皮鯛、隆頭魚等會吃小棘冠海星的魚類減少,也會造成棘冠海星的數量增加。

另外,人類汙染海洋,含豐富營養鹽的水流入海中,造成微細藻類的大量增生,提供棘冠海星幼生時期足夠的食物來源,讓大量棘冠海星順利成長成成體。

棘冠海星有很強的再生力,用刀切割會再生更多隻,過去以人工方法移除緩不濟急,鄭明修說,自2014年起各國以稀釋後醋酸注射取代人工移除,讓棘冠海星死在海底是適當的方法,目前是搭配影像辨識系統找到海底的棘冠海星,再利用機械手臂注射醋酸來毒殺牠。

鄭明修發現,太平島海面下不到2公尺的範圍內,棘冠海星較少見,因為水淺移動不易,但海面2公尺以下,珊瑚礁已嚴重受害,目前太平島四周潮間帶及低潮帶浪拂區,仍保留過去的珊瑚礁種類和生態環境,若能持續監測並移除潮間帶的棘冠海星,至少能保留珊瑚礁生態資源自我復原的機會,他呼籲政府能多多關心此生態事件。

利用AI影像辨識系統自動搜尋棘冠海星,再刺用機械手臂注射醋酸毒殺牠,以拯救珊瑚礁。(圖片提供/鄭明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