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吃土雜誌」的農學院女孩!魏曉恩解析臺印農業差異

魏曉恩走訪新德里傳統市場,發現水果普遍比臺灣種植的小,讓她大讚臺灣農業技術實在太厲害。

雜誌封面是一張擺滿鳳梨冷藏櫃的照片,乍看是介紹鳳梨的農業雜誌,沒想到內容除了介紹鳳梨知識,還找來設計師依照鳳梨特性設計穿搭,這本有點「潮」的雜誌是旅人食通信第二期《不二味》。主編魏曉恩是臺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研究所二年級學生,今年8月,她成為新南向農業青年大使,到印度進行農業交流8天,回臺後,她說,未來不排除到第一線服務,「當個農夫」。

聲音細柔、面色皎白的魏曉恩談起擔任新南向農業青年大使的參訪之旅,語氣中仍難掩興奮,在同行青農眼中,她是代表團裡「辦不會賺錢的雜誌,畢業後會吃土」的學生;2017年魏曉恩與國內數名文字工作者響應日本食通信聯盟,辦了《旅人食通信》,讓無農務經驗的大學生進入農村與農友一起生活,嘗試以旅人及多元的視角呈現臺灣農業,但因經費來源無固定,目前僅出刊兩期。

談起到印度的發現,魏曉恩說,她雖不是實際從農者,但她對農產品的感受特別深刻,「新德里傳統市場的水果都比臺灣小很多,有些品種的木瓜甚至只有手掌大」、「臺灣的農業技術真的很厲害!」。

她說,印度有些農民對技術的接受度不高,他們認為消費者可能無力負擔因技術成本增加的產品價格;而幅員廣大的土地,更助長農民「只要放養就能收穫」的心態,如真要像臺灣的管理方式,農藥或肥料成本恐怕也非這些農民可負擔。這種情況也間接形成臺灣人對印度有機農業蓬勃發展的印象,她認為,不同區域各有其發展有機農業的脈絡,一味地將臺灣相對高單價的有機蔬果與印度粗放而得的農產品比較,恐怕不切實際。

因為自己辦雜誌,魏曉恩看到農民月曆特別興奮,「過去一直覺得印度著重在初級產業,但其實他們也開始讓農民露臉的行銷方式。」(圖/魏曉恩提供)

另外,因為自己做雜誌,魏曉恩特別注意到棉花產區農業合作社牆上掛的農民月曆,她說,能登上月曆版面的只有獲獎或是產品品質優良的代表,上面雖然只有簡單介紹農民和產品,卻讓她大受感動,因為這與她辦雜誌的初衷「讓生產者成為明星」的理念不謀而合;當地工作人員看到她對月曆喜愛有加,當場就拆下來讓她帶回家。

魏曉恩也發現印度書店裡陳設的多是時尚、財經雜誌,並沒有像臺灣一樣有多元的農業推廣刊物;與印度《TIME》雜誌總編輯交流時,總編輯談到印度青年對農業議題參與度低,他們正在思考如何促進不同專業的青年認識農業,而臺灣透過辦刊物讓青年進入農村或許是可參考的經驗。

魏曉恩致贈印度《TIME》雜誌總編輯旅人食通信《不二味》。(圖/魏曉恩提供)

對於擔任新南向農業青年大使的收穫,魏曉恩說,這8天拜訪印度,讓她對印度農業有了更深地認識,也看到臺印農業能合作的切入點,像是臺灣精緻化的耕作型態養成的農業技術和農民訓練制度,就有助於提升當地農民的技術水準,臺灣藉由出版物讓不同青年進入農村、認識農業也是印度能參考的模式;而印度規模化生產的竹建材則是臺灣後續可交流的產業。

除了印度當地的經驗,和其他青年大使的互動也讓她學習很多。過去她採訪的多是小農,這次同行有走外銷、以企業思維經營農業的青農,農業栽培的技術與行銷的管道遠超過她的認知,直到現在她還仍難掩興奮的語氣。回臺後她頻繁拜訪這些青農經營的農場,一邊思考刊物的走向,她說未來也不排除到第一線服務,「當個農夫」!

2019新南向農業青年大使合影,魏曉恩說此行收穫豐富,除了認識印度的農業,也和同行的青農學習很多,較可惜的是並未參訪當地的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