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美雙心石滬是不少遊客到澎湖必訪的景點,但其實澎湖還有近700座石滬散落在各個小島。石滬過去是澎湖人捕魚的重要工具,但隨著漁業科技的進步以及從漁人口的衰退,許多石滬只能就地崩塌。2017年楊馥慈與曾宥輯成立離島出走工作室,開始調查與保存石滬修復技術,他們走遍澎湖搜集石滬文獻、空拍上百座石滬,迄今已掌握400多座石滬來歷,近期他們把部分珍貴的調查資料上線,要與全世界分享澎湖的石滬之美。
過去澎湖縣文化局與澎湖科技大學就曾執行澎湖群島石滬調查,有記錄者約609口,楊馥慈說,根據團隊實地踏勘及參考文獻,推測數量應該有近700口,只是有些石滬規模小不容易被發現,是世界上少數還擁有如此高密度且完整度高石滬的地區。
石滬捕魚是利用潮差將魚困在石牆內,漁民再撒網捕魚,因此潮差大、潮間帶面積越大的區域,石滬數量越多,如吉貝島就有100多座石滬,而澎湖本島南側,像是七美可能就只有1座,目前澎湖群島約有2成的石滬還有集魚功能。楊馥慈表示,石滬需要經常性地修葺,沒有人使用的話,消失的速度很快,也因此團隊從2017年就嘗試空拍、實地踏查紀錄石滬型態建立資料庫,「剛開始沒有想建網站,但想到空中向下看的石滬影像,就算是澎湖人也很難看得到,如果只存在自己的硬碟太可惜了!」
點入澎湖石滬資訊平台網頁,映入眼簾的是澎湖小池角的石滬群空拍照,團隊將石滬依型態收錄在「弧形石滬」、「單滬房石滬」、「複數滬房石滬」與「未辨識石滬」裡,初步有246座石滬空拍影像與相關田野資料。網頁上還整理了石滬結構、工法等基礎知識,堪稱是全臺最詳盡的石滬大補帖,其中最特別的是有澎湖人獻聲的「石滬諺語」。
楊馥慈說,石滬美麗的地方不只是形體,還蘊含很多無形的知識,像是「滬岸離流當透」,就是長輩們長年觀察潮水線與石滬圍牆線來判斷潮水流速的經驗。至於為何需要澎湖長輩「獻聲」,楊馥慈笑著表示,這是源於自己田野調查的慘痛經驗,光是「石滬」一詞,在不同人口中就有不同的稱呼與音調,因此希望留下長輩的聲音,讓更多人了解當地的說法。
回憶起整個平台的建置過程,楊馥慈說,最困難的仍是取得石滬空拍影像,「受限於潮汐,一個月只有10至13天才能拍到石滬全貌,而且最多只有3小時。」這些石滬空拍美照,都是團隊6至9月曝曬在艷陽下的汗水結晶,有些區域甚至難以抵達,迷路也是常有的事。這些得之不易的影像,對長年仰賴石滬維生的澎湖人來說更顯珍貴。
楊馥慈感性地說,網站一上線,除了曾合作過的文史工作者與教授很興奮,對仍在使用石滬的60歲以上長輩來說也是開了眼界,「每個石滬都是祖先傳承下來的資產,這是他們第一次看見石滬的全貌,不少人都很珍惜這樣的影像,希望索取照片洗出來裱框。」
這幾年透過離島出走的努力,不僅澎湖人有了新的角度欣賞石滬,也吸引不少國內遊客到澎湖學習修復石滬,甚至國外學者也來取經,楊馥慈說,去年就受到日本石滬學者邀請到日本漁村分享修復石滬的歷程,這才了解澎湖石滬的完整性、密度都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因此在「石滬資訊平台」不少文章附有英文與日文翻譯,就是為了把澎湖石滬推向國際,讓世界看見臺灣石滬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