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保署找出白海豚小圈圈 牠們愛出沒在這些地方

海保署希望整合散落在不同學研團體的個體辨識資料,以便掌握臺灣的中華白海豚族群活動狀況。(圖片提供/林務局)

粉色的身體在海上格外亮眼,這是印太洋駝海豚(Sousa chinensis),在臺灣又被稱為中華白海豚,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去年開始調查研究,希望建立資料庫以追蹤白海豚族群狀況。20日海保署公布2019年目擊研究結果,四季共8航次,目擊到25群(次),其中辨識出47隻白海豚。比對目擊地域與個體照片,還發現牠們似乎有3個社群。海保署表示,今年會把調查區域從新竹向北延伸到淡水河口,並且進一步分析牠們的社群活動狀況。

海保署表示,此項白海豚族群調查的海域範圍,是從新竹南寮區域到臺南七股的曾文溪口,船隻會在平行海岸線水深約5至10公尺的航線上,拍攝躍出水面的白海豚照片,藉此建立白海豚的個體辨識資料庫。此項資料庫是利用影像辨識(photo ID)的方式,從白海豚背鰭輪廓、缺刻、疤痕、色斑點,背鰭到尾鰭之間的背脊部位的缺刻或傷痕等特徵進行個體辨識。

海保署海洋生物保育組專門委員柯勇全表示,在四季共8航次的調查研究中,目擊到25群(次)的白海豚,經與調查公司的資料庫比對後,辨識出47隻白海豚,其中不包含身體光滑無法辨識的5至8隻幼體。

柯勇全表示,年紀較大的白海豚體色會偏粉紅與白色,較年幼的個體則呈灰色,而此鑑識圖片並未納入5至8隻年紀更小的照片,因爲年紀小體表光滑,不容易分辨出不同的特徵。(圖片提供/海保署)

此次研究報告除了比對出47隻白海豚,也透過民間團體提供的2015至2019年的目擊資料,嘗試找出白海豚集體行動的小圈圈,柯勇全表示,這是海保署首次以個體辨識資料為基礎展開白海豚的社群分析,發現白海豚結群的情形頗複雜,但依照體色推估出年紀與出沒海域,約可分為3群,但3群的活動範圍也有重疊之處。體色偏粉紅與白色的年長白海豚較常被發現在大安溪口,青少年與壯年個體則被發現多在臺中港與彰濱工業區海域,而年紀較輕、體色偏灰黑色的白海豚則多在麥寮與外傘頂洲海域,至於不同年齡層為何有活動範圍差異,還要進一步釐清。

海保署去年的調查研究也收集到過去較缺乏的春季與冬季觀察資料,若以平均每100公里目擊群次為單位,夏季目擊率最高,有1.16群次,春季目擊率最少,只有0.38群次,柯勇全解釋,目擊數低可能與海上風浪大不易目擊有關,不見得是白海豚沒有在該海域出現,因此今年也會持續收集四季的資料,希望掌握季節與白海豚族群習性的關係。

今年海保署除了會延續每季2次的目擊調查研究,也會將調查範圍從新竹南寮區域向北延伸至淡水河口,以含括去年曾目擊到白海豚出現的桃園海域。此外,因國內學研團體各有其白海豚個體照片資料庫,海保署表示下一步也將與各單位合作,將個體辨識資料庫公開供民眾使用,並且提出白海豚優先復育區等方案,復育漁業資源,讓白海豚的族群數能穩步上升。

依據2015年至2019年資料分析而得之白海豚三個社群關係與分佈圖。圖中數字代號為不同個體編號。(圖片提供/海保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