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條天蛾又名甘蔗天蛾,零星分布於臺灣平地,近二十年中部大肚山區附近有較多觀察紀錄,但仍是十分罕見的物種。
特生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調查臺灣野生物資源與其分布情形,然而大規模調查所需耗費的人力及經費十分龐大,為了解決這個困境,近年特生中心開始與公民科學家和志工建立夥伴關係,由他們執行由研究人員設計好的調查流程,協助於全臺各地進行生物調查,而蛾類就是其中一項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調查的類群。
蛾類大多具有趨光性,換句話說,只要有一盞燈就能讓牠們主動靠近,因此志工經過訓練後便可操作整個調查。一般人對於蛾類的刻板印象大多不好,研究人員在招募志工隊初期原本還擔憂有意願參與的人很少,沒想到最後來了104位志工!
大黃豹天蠶蛾發生於晚夏到晚秋,主要出現於低到中海拔山區,鮮豔的黃色十分吸睛。
蛾調志工目前在臺灣7個縣市進行調查,海拔高度從37到2,470公尺,4年內共調查了358次,大多數的地點都有12個月份的調查資料。這些資料可以顯示各月份蛾種的發生情形和各蛾種的分布狀況,並在特生中心架設的飛蛾資訊分享站中呈現。民眾只需要進入網站,輸入感興趣的月份與地點,就可以知道可能分布的蛾種,進一步按圖索驥便能找到在某地某月份看到的蛾種,賞蛾不再像過去那樣困難。能有如此便利的資訊,蛾調志工居功厥偉。未來,他們還將繼續在其他地點為提供詳盡的蛾類分布資料而努力。
每筆資料都對應到一份引證標本,以供未來重新檢驗。蛾調志工都遵守嚴格的規定,僅採集必要的標本,其餘的讓牠們回到原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