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讀好書】搞懂原物料商品之前的經濟學概論

供給安全的憂慮

自古以來,各國捍衛天然資源的種種作為,經常導致地緣政治情勢陷入緊張,而資源民族主義(按:形容有些國家不讓外國勢力或跨國企業開採天然資源)的興起,更讓高度依賴進口天然資源的國家憂慮不已。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很多國家都竭盡所能地設法在各項資源上達到自給自足,1950年代的南美及當今中國的發展模型就是顯著的明證,至少它們都力求達到「多數基礎食物自給自足」的目標。而由於多數天然資源—包括所有碳氫化合物及金屬,存量確實有限,更加深了這種「供給安全」憂慮。

根據標準貿易理論,一個國家應該生產它本身擁有相對優勢的商品,並拿這些商品與其他國家交易。不過,如果一個國家必須仰賴進口來取得它認為「必要」的物資,那它當然會對自身的脆弱性有所察覺。

於是,食物供給安全和能源供給安全問題變得高度泛政治化,其中,能源供給安全更成為某些資源短缺國的重要外交政策考量之一。過去十年間,農業原物料商品的出口國常在收成不好的年度實施貿易管制;水源匱乏的中東國家則購買很多土地,或是到具有農業發展潛力的國家投資;另外,中國也在資源豐富的國家從事非常大規模的投資,尤其是非洲國家。

這種種作為的目的,都是為了確保國家能取得國內消費所需的必要天然資源供給。另外,供給中斷的憂慮(而非實質中斷)有時就足以對原物料商品價格造成強大的影響。

生產者的行為

由於世界上很多資源的供給都有明顯的地理集中性,例如白銀及銅的大量供給帶明顯集中在美洲,而東南亞則是錫的主要生產區,這代表少數的生產者有可能成為左右價格的強大參與者。

然而,二十世紀期間,生產國幾度企圖取得價格設定權,但最後卻都沒有得逞,例如國際咖啡協議(International Coffee Agreements,簡稱ICAs)和國際天然橡膠協議(International Natural Rubber Agreements)。唯一倖存至今且擁有強大市場影響力的類卡特爾(cartel)組織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目前該組織的石油供給量約占全球的40%。

OPEC試圖設定一個既能滿足石油市場需求,但又不會導致價格下跌的產出目標(除非油價大幅上漲到無以為繼的情況,它才會上修產出量)。不過,這個組織的歷史交替多變,成敗毀譽也大致參半。

如果會員國藐視組織設定的目標,或不遵守OPEC的主要政策,它也不能加以懲罰,而且,所有會員國裡只有沙烏地阿拉伯擁有足以調節產量的產能——它可以為了影響油價而大幅增加產出。另一個問題是,這些生產國只能支配原物料商品貿易的一個面向——生產面,所以它們的靈活度明顯不足。

資源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嗎?

資源短缺的國家可能經常為了必須依賴進口來取得一般所謂的「策略性」商品而傷透腦筋,不過,綜觀自古以來的經濟發展史,擁有豐富資源對一個國家來說,卻也不見得是上天的祝福。

表面上看起來,擁有眾人夢寐以求的資源的國家,確實有著令人豔羨的優勢,因為它們可以用這些資源來發展國家的經濟(無須擔憂供給問題),再把剩下的資源拿來外銷,而且就理想狀態來說,它們還能用非常吸引人的價格把資源賣給其他國家。然而,實際上來說,某些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國家,卻也是國民所得或經濟發展方面最弱勢的國家。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之一是,資源產業有可能對經濟體系的其他部門造成排擠效果。擁有寶貴資源——尤其是國際價格極具吸引力的資源(如近幾年的石油)——的國家可能反而因此失去發展其他經濟部門的誘因。

此外,原物料商品出口所帶來的優渥收入,以及該國家可能因這些資源而吸引到的外國投資資金,有可能促使該國匯率大幅升值,讓該國的其他出口產業喪失競爭力,同時也讓進口意願上升(這又導致它們發展國內產能的誘因進一步降低)。

另一個問題是,除了農業以外,資源部門(礦業、林業及能源)雇用的勞動人口可能不多,所以這個部門對整體經濟成長的貢獻並不大。1970年代時,《經濟學人》雜誌的一篇文章為這個現象冠上「荷蘭病」(Dutch disease)的名稱,這篇文章是檢視荷蘭1950年代發掘大量天然氣的後遺症:天然氣出口收入促使該國匯率升值,但它的製造部門因匯率升值而衰退。

擁有資源的開發中國家還得擔憂另一個問題:因為外國企業擁有較優異的必要開採技術,所以,資源開採的經濟利益有可能不成正比地流入這些企業的口袋,生產國未必能明顯蒙受其惠。

這個憂慮導致「資源民族主義」逐漸興起,加上生產國漸漸認知到擁有豐富原物料商品的缺點,所以,這些國家遂開始經營大型主權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將過多的流動性(liquidity)存放在國內經濟體系之外,並防止出售資源的所得全部被耗用在政府當下的支出。另外,它們也設法利用這些「天上掉下來的收入」來充實人力及實體資本。

未來,擁有豐富資源的國家還有個進一步的問題需要解決。在過去,生產原料的國家只是單純將原料外銷,所以整個供應鏈裡獲得最多利潤的通常是終點的參與者,也就是中介商、貿易商、加工廠商和零售商。

這種情況在農業原物料商品最為顯著,舉個例子,西非外銷可可豆到歐洲和美國,所有研磨及調合作業都是在終點國進行,換言之,相關的附加價值都被這些國家賺走。過去還曾經因進口國課徵關稅(對較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設定一大堆繁複的標準或實施補貼公共政策等,導致原物料商品難以進入這些國家的大門,這讓原物料商品的生產國吃更多虧。

所以,現在這些生產國漸漸選擇發展本國加工業。

(本文摘自臉譜出版《一口氣搞懂原物料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