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節正值禽流感疫情高峰,農委會根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撲殺補償機制,只要是主動通報確診撲殺,得獲六成撲殺補償金,然對受影響業者仍難彌補損失。農委會從去年10月協同保險業者推出「家禽禽流感保險」,提供另外兩成理賠金,初步納保「蛋雞」與「白肉雞」,預計在年底進一步推出土雞與水禽鴨鵝的保單。
首張非天災型保單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表示,去年確診及撲殺養禽場(不含屠宰場)計182例,今年截至1月25日,確診及撲殺禽流感禽場案例15例,計155,642隻家禽。
「農委會編預算補償這兩年都不夠用,還要跟行政院申請第二預備金。」王忠恕指出,農委會預算主要應該用來提升生物安全,減緩疫情。農委會根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提供六成撲殺補償金,農民還是要好好管理生物安全的防治,也可以透過保單分擔風險。農業金融局副局長李聰勇表示,過去保險從農作物到養殖類都是以天災補償為主,這是針對生物安全的第一張保單,也是畜牧類第一張保單。
怎麼保?怎麼賠?
明台保險新種保險經理業務部經理翁健堯表示,第一階段承保「蛋雞」、「蛋用中雞」與「白肉雞」畜牧場。一旦禽場主動通報禽流感確診撲殺,即理賠兩成撲殺賠償金。禽場業者從農委會獲得六成撲殺補償金,再從保險業者拿到兩成,能彌補八成損失。另外針對蛋雞場,加碼推出附加保險。
翁健堯說明,蛋雞場撲殺復養期需長達半年以上,在這期間蛋雞農可能面臨沒有收入的困境,因此,保險業者針對蛋雞推出「復養前收入損失附加保險」,提供撲殺後復養期間產蛋損失的理賠,最長賠償期間可達90天,再加上政府原本就有30天的補償,加起來達到120天的賠償,幫助雞農重新投入生產行列,業者可自行選擇是否投保。
蛋雞場除了投保禽流感保險,還可以加碼投保「復養前收入損失附加保險」。
非開放式的禽舍才能保,依照生物防治安全程度計算保險費率
翁健堯指出,家禽禽流感保險跟其他農業保險自由投保不同,基本門檻必須符合政府規定的非開放式的禽舍才有投保資格。保費計算則由業者派出的損防工程師到場評估禽場硬體設施跟管理好壞。確認符合基本門檻後,生物防治安全程度愈高,保費就愈低,保險費率最多可以差到2倍。翁健堯說明,賠償主要奠基於政府的撲殺補償制度,如果是隱匿疫情,政府不補償,保險公司也不會理賠。
率先投保的桃園白肉雞場業者范姜朝恭表示,自己投保了2萬7千多隻,萬一不幸全數中獎,保險公司會賠償約定好的每隻雞飼養成本102塊的2成,約可獲賠55萬元。
左起養雞協會秘書長王建培、明台產險總經理曾武仁、農金局副局長李聰勇、投保養雞業者范姜朝恭、陳秋池、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明台產險副總經理古育民共同出席家禽禽流感保單首賣記者會(圖片提供/明台產險)
保單費用有補助,土雞與水禽鴨鵝預計年底納保
李聰勇表示,目前農委會補助一半保費,部分地方政府,像是臺中市政府跟桃園縣政府也都有加碼補助保費四分之一,投保農民只需付四分之一
「總共我才出了5千多元。」范姜朝恭表示,白肉雞因普遍飼養設備較先進,而且管理程度普遍良好,全臺從2016年3月之後不曾再傳出疫情,但還是想買個保險以防萬一。范姜朝恭說明,保費總共2萬2千多元,在中央跟地方政府補助後,自己才付了5千多元,直呼划算。
明台產險總經理曾武仁表示,許多養禽業者還不了解保單細節與相關投保規定,去年10月推出至今只售出2張保單,明台產險也將繼續積極與農會、產業團體合作舉辦說明會。
王忠恕表示,針對土雞跟水禽鴨鵝的保險也與業者研議中,預計今年11月就會推出,主要以非開放式的禽舍為納保對象。中國民國養雞協會王建培秘書長指出,目前土雞跟水禽鴨鵝禽場設施較落後,要達到非開放式難度較高,業者多半反應水禽需要水池,若以非開放式飼養成本會更高,飼養隻數也會減少。雖然保單能幫忙業者負擔風險,王建培也進一步呼籲,業者應該以積極管理禽場為主,不要有依靠補償的心態,才能真正達到防止禽流感的效果。
家禽禽流感保險 |
復養前收入損失附加保險 (蛋禽適用) |
|
承保 對象 |
飼養蛋雞、蛋用中雞 、白肉雞畜牧場 |
已投保家禽禽流感保險 之蛋雞場 |
給付 項目 |
約定飼養費用 |
收入損失 |
保險 金額 |
每隻家禽承保飼養費用× 投保比例(註1)×投保隻數 |
每隻家禽每日產蛋收入損失 ×承保天數×投保隻數 |
理賠 金額 |
每隻家禽理賠飼養費用×(1-政府 實際撲殺補償比例) (註2)×死亡隻數 |
每隻家禽每日產蛋收入損失 ×理賠天數 (註3)×死亡隻數 |
- 投保比例以不超過20%為限。
- 當(1-政府實際撲殺補償比例)大於投保比例者,以投保比
例為限;死亡隻數超過投保隻數時,以投保隻數計算。 - 理賠天數係自起賠日起算至解除移動管制之日止,以不超過附
加保險之承保天數為限;死亡隻數超過投保隻數時,以投保隻數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