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19)日審查農業部預算解凍案,經過委員會協商,同意包括農業部「業務費」在內凍結預算33.89億元全數解凍。農業部長陳駿季舉例,業務費牽涉約用人員聘用,所有工程、計畫需要現勘,預算凍結會連人力都沒有錢聘用,還有一些工程款的設計費、規劃費也在其中,許多工作需要預算解凍才能處理,現在解凍了,後續行政程序就能加快。
立法院今日審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有關農業部及所屬主管預算凍結案」共30案,其中在處理農業部「一般事務費」預算凍結200萬元等18案,因立院要求書面報告已送達立院,得以解凍;但審查包括農業部「業務費」預算凍結30%等12案,則由立委分別質詢,質詢完畢再行討論。
以農業部業務費為例,法定預算數8億302萬元,包括委辦費、一般事務費、資訊服務費、物品、約用人員酬金及水電費等,用於辦理溯源農產品驗證輔導、飼料或飼料添加物查驗、推動友善動物保護、強化寵物管理公共政策、全國航遙測影像產製暨AI判釋與應用、老年農民福利津貼核發等。
今天審查預算解凍案時,立法委員張啟楷期望公糧保價收購價格漲足每公斤5元再談解凍預算,張啟楷指出,農業部目前提高公糧價格相當於每公斤1.83元,稻農每公頃收益可多收2萬元,但與立法院主決議每公斤調漲5元相比,只調升了3分之1,希望農業部落實調漲5元。
農業部去年提出「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在公糧收購總量不變下,提高計畫收購及輔導收購數量,將「輔導收購」價格調漲每公斤1.5元,從每公斤23元漲至24.5元;並為確保稻作面積不增加,也提高轉作雜糧、休耕獎勵金每公頃1萬元等。
陳駿季表示,糧食產業全面升級方案,不只照顧稻農,也兼顧雜糧產業,受益農民從22萬人增加到36萬人;就稻農來講,過去農民幾乎不繳餘糧收購,因此單看計畫及輔導收購,收益都超過每公斤5元以上,今年一期作「南部開盤每百臺斤1,050元」。若保價收購全面調高5元,他保證稻作價格支撐不了一兩年,因為農民會回頭大量種植公糧稻作,量一多、市價就會崩盤。
陳駿季指出,農業部今年推動「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公糧種植面積已減少5千公頃,改作集團栽培,可見此計畫受到農民支持;同樣是種稻,但做品牌米提高收益,農民用稻米品質、用市場價格支撐其所得,而非用政府收購價格來支撐,「這才是我們想要的」,希望立院可讓農業部推動三年再檢視成效。
他說,過往稻米外銷每年約3,900公噸,今年可望達9千到1萬公噸,農業部鼓勵農民種好米外銷,會比繳公糧好很多,但保價收購若是調漲5元,將使所有民糧難以生存,稻農不種民糧、改去繳公糧,也就無法生產好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