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大八甲校區植樹復育槲櫟 打造石虎生態廊道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日舉辦「織一片生態綠網」中央聯合植樹活動,農業部長陳駿季澆灌樹苗。(圖片提供/林業保育署)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日舉辦「織一片生態綠網」中央聯合植樹活動,農業部長陳駿季澆灌樹苗。(圖片提供/林業保育署)

今日3月12日是植樹節,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今日於苗栗聯合大學八甲校區舉辦「織一片生態綠網」中央聯合植樹活動,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農業部推動國土生態綠網,位於苗南淺山丘陵的八甲校區是生態保育軸帶重要點位,也是保育類野生動物石虎重要棲地,希望透過植樹,種樹成林,打造生態廊道,維護生態永續。

八甲校區附近群山、農田、茶園與聚落交錯,是典型人與自然共存的里山環境;並且,此處緊鄰「苗栗槲櫟」的原生分布地,2017年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將槲櫟列為極危等級,苗栗槲櫟樹型優美,果實更是野生動物的重要食物來源。林業保育署指出,今日活動栽植槲櫟、青剛櫟、豆梨、大頭茶與厚葉石斑木等,除宣示復育槲櫟原生棲地外,也提供昆蟲、鳥類食源,並以不同樹種打造多層次變化,強化作為生態廊道的功能。

槲櫟是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列為極危等級物種。(圖片提供/林業保育署)

農業部今日於苗栗聯合大學八甲校區舉辦中央聯合植樹活動。(圖片提供/林業保育署)

陳駿季致詞時表示,國家目標推動2050淨零排放,種樹造林平均一公頃每年可吸收10公噸二氧化碳,部分樹種甚至可達20公噸,工業部門減碳用公斤計算,但種樹吸碳用噸為單位,植樹除了綠美化、涵養水源功能以外,減少地球碳排,有助減緩極端氣候,營造多樣化棲地,也有利生物多樣性、生態永續。

聯大八甲校區位於苗南丘陵淺山保育軸帶,林業保育署建置「國土生態綠網圖資」平臺已公開全臺45條區域保育軸帶、44個綠網關注區及多項生態地景圖資,以紮實的資料基礎,支持政府及民間單位於土地利用與經營規劃時導入保育措施,提供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育空間治理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