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臺遊蕩犬約15萬隻,過去農業部(前身農委會)曾宣示要在12年後清零,但遊蕩犬不減反增,至今已達16萬隻,農業部部長陳駿季今(13)日於立法院報告《動保法》修法內容,承諾要以建置熱區「逐村里」全面清查絕育著手,並強化農業部轄下「保護區」遊蕩犬管理,減少野生動物受到傷害;農業部推動家貓寵物登記,登記也可與施打狂犬病疫苗「適度脫鉤」。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日邀請農業部報告《動保法》修法進程,立委楊瓊瓔、吳宗憲等人詢問,遊蕩犬增加至16萬隻,2032年清零目標是否還能達到?陳駿季表示,依據農業部模型推估,2023年遊蕩犬數量應會增加至18、19萬隻,目前16萬隻顯示管理措施仍有效果,但要在2032年清零機會非常小;農業部建置遊蕩犬熱區,對有主犬全面清查絕育,未來會縮小至每一個村里,並研議跨村里團隊共同執行,對源頭繁殖的管理會加大力道。
立委洪申翰則指出,國內有許多「保護區」近年屢見野生動物被遊蕩犬咬傷案例,例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的黑面琵鷺、香山溼地的水鳥等,農業部轄下有許多自然保留區、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及野生動物保護區,原本就是框定特定區域,透過法規保護其間動植物、限制人類的行為,為了狂犬病防疫,農業部已禁止攜帶犬貓進入自然保護區,但還沒有遊蕩犬貓移置指引、禁止餵食等規範。
此外,農業部主管《動保法》、《野保法》、《畜牧法》及《漁業法》等法規,彼此有互相衝突、重疊或職責模糊之處,例如農業部將梅花鹿視為家畜,但墾丁無主的梅花鹿卻無法以《畜牧法》管理;又如去年六福村東非狒狒脫逃事件,狒狒脫逃後不清楚要依《動保法》或《野保法》管理,因此洪申翰也建議農業部將法規競合盤整清楚。
陳駿季表示,他非常認同轄下保護區應訂定遊蕩犬管理指引法規,且要研擬相關罰則;由於《野保法》已送到立法院,行政院版《動保法》預計12月底送到立院,相關法規競合農業部會盡速在1個月內盤整清楚。
立委郭昱晴質詢指出,目前國內公立動物收容所收容量僅9,481隻,但遊蕩犬高達16萬隻,農業部是否考慮將民間愛爸愛媽收容量能納入法規;以及農業部推動家貓寵物登記,但有民眾擔心貓咪施打狂犬病疫苗可能引發腫瘤而裹足不前,該如何因應。
陳駿季說,農業部會在遊蕩犬源頭繁殖上加大管理力道,減少棄養,推動TNVR需要時間,「沒有考慮恢復撲殺措施」,但會明確化動物收容處所得安樂死條件,對於受傷無法行動、必須長期照護收容動物,可實施人道處理,提高收容空間周轉率;家貓施打狂犬病疫苗,已有施打100萬隻的最新研究證明不會有腫瘤問題,農業部會用科學證據宣導民眾,但登記與施打狂犬病疫苗也可以先適度脫鉤來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