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養豬轉型】每日逾2千噸廚餘哪裡去?環保署:兩年內全臺完成6座生質能源廠,大型業者自行處理廚餘

文/林宜潔 首圖攝影/謝佩穎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延燒,為防止廚餘養豬成為傳染途徑,農委會除稽查業者落實廚餘蒸煮,也輔導豬農轉型餵食飼料。環保署指出,目前全臺每日約有逾2千噸廚餘進到養豬場,近期將輔導大型廚餘生產者自行設置發酵設備,兩年內全國也將建成六座生質能源廠,應付國內廚餘去化需求。

一年77萬噸廚餘餵豬,去化成挑戰

根據環保署統計,2017年,每年廚餘養豬量約有77萬公噸。其中有10公噸是由民間清運業者處理的餐廳賣場廚餘,34萬噸來自環保署清潔隊清運的家戶廚餘,另外則是由養豬業者自行向學校餐廳單位收來的33萬噸。

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副總隊長林左祥表示,未來如禁止廚餘養豬,小吃店必須自己設立廚餘桶,並將廚餘完全交給清潔隊免費處理,如果是每天廚餘量大於16公斤的餐廳業者,則要委託民間清運公司送到處理廠。

「過去業者直接把廚餘交給養豬業者養豬是免費,交給清運業者處理,一公噸價錢大概落在2千到3千塊。」林左祥說明,未來如禁止廚餘養豬,每天廚餘量大於16公斤的餐廳業者,假設一天產生200公斤的廚餘,一天大概要多出400元到600元的處理費用,林左祥不諱言,這部分將與產業界進行通盤協商。

全臺設置6家生質能源廠,半年內大型業者需自行添購發酵設備處理廚餘

林左祥另指出,全臺約有200家每日廚餘量大於一公噸的單位,像是大型賣場Costco或者大型餐廳鼎泰豐等,半年內須設置發酵設備,自行處理廚餘,發酵設備每台定價約為100-200萬元。至於廚餘發酵過後的用途為何?林左祥則回應,交由業者自行利用。

「目前臺中的生質能源廠已經建置完成,未來還會建立另外五家。」林左祥說明,廚餘未來如果禁止養豬,除了目前每年堆肥用掉的20萬公噸,其餘不排除由生質能源廠處理。他說明,目前還有臺北、桃園、臺南、高雄、宜蘭等五個縣市正在準備設置生質能源廠,預計兩年內能完工,完成後每天可以處理800公噸的廚餘。林左祥補充,目前每天廚餘有2,125公噸,如果經過脫水乾燥製程,會剩下709噸,生質能源廠建置完成將足夠應付。

農委會:廚餘養豬現階段以輔導轉型或離牧為重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王忠恕表示,目前廚餘養豬的輔導重點仍放在落實廚餘高溫蒸煮,讓中心溫度達90℃持續1小時,才能做到確實殺菌。

王忠恕說明,目前臺灣吃廚餘的豬有三種,土黑豬、改良過的黑豬跟白豬,其中受廚餘養豬轉型影響最大的就是土黑豬。因此,農委會目前以每頭2,200元的補助金額,鼓勵土黑豬改餵飼料。他強調「臺灣有20萬頭土黑豬,一定要做轉型,如果轉型不成功,我們會鼓勵他離牧。」

王忠恕強調,為加速推動廚餘養豬轉型,農委會已於1月2日啟動飼料差額補貼、技術諮詢輔導及自願性退場等措施,根據各縣市政府統計,去年12月地方政府執行聯合稽查之2,045場廚餘養豬場,截至今年1月3日止廚餘養豬場實際場數為1,776場,目前環保署檢核列管有357場,另外有239場已轉型改餵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