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超亮點:數到5尾龍王鯛 發現藍洞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是第7座國家公園,也是第1座海洋國家公園,成為國家公園受到更多的保護之後,現在傳出生態好消息!研究團隊在這裡記錄到體長大小不同的龍王鯛5尾,還發現相當標準的藍洞,以及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鯊魚、海豚,這一切都讓研究人員感到非常振奮。在海巡署及國家公園管理處有效的管理及守護下,他們看到龍王鯛復育成功的希望。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協會理事長鄭明修25年來,都在東沙環礁進行學術調查研究,環礁潟湖內珊瑚礁1998年大白化,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經過持續進行的保育工作後,近年潛水發現珊瑚覆蓋率已逐漸恢復到40%至60%,魚群也逐年增加。鄭明修17日首度透露,最早在2016年4月,就在環礁潟湖內的珊瑚礁發現一尾龍王鯛,當下看到游過去的龍王鯛,內心一陣激動。

東沙環礁龍王鯛有5尾 年紀不等 最小只有1、2

龍王鯛可以活4、50年,一直以來,全台海域的龍王鯛數量被認為不到30隻,不過,鄭明修透露他的獨家發現,2016年至2018年間,陸續在東沙環礁記錄到體長大小不等的龍王鯛共5尾,其中還包括體長30公分,年齡約1、2歲的龍王鯛2尾,各據一座珊瑚礁,讓他非常開心,因為「有小魚!」。鄭明修說,台灣附近海域,都是年紀較大的龍王鯛,沒有發現小魚,但在東沙環礁出現年輕的龍王鯛,這顯示牠們在這個海域還是有繁殖行為,只要有幼魚,這個族群的未來就有希望。

在臺灣所屬的海域內,龍王鯛數量還是極少,鄭明修認為不妨引進其他國家海域的龍王鯛,做為復育的基礎,全球的龍王鯛只有一種,不必擔心混血的問題。鄭明修細數其他國家龍王鯛的現況,龍王鯛是帛琉國寶魚,但數量急遽減少,現在只有馬來西亞及印尼比較多,因為這2個國家的島嶼很多,龍王鯛可棲息的地方也較多。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龍王鯛

不只龍王鯛 在東沙環礁發現藍洞 遇見鯊魚、海豚群

東沙環礁除了發現5隻保育類野生動物龍王鯛之外,去年,研究團隊在海域內潛水,竟發現了藍洞,而且比頗具盛名的帛琉藍洞還要美,不僅如此,潛水團隊在藍洞裡,與休息中的白邊真鯊相遇,近距離拍攝到牠,大夥兒簡直既震撼又開心。鯊魚是食物鏈的最高階,如果能發現到這類生物,代表附近有足夠數量的魚群,可做為鯊魚的食物,團隊一連2天都發現鯊魚,有了這關鍵物種,可以證明東沙環礁的生態系統明顯變好。

東沙環礁海域出現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還不只鯊魚一種,團隊其實已連續3年在同一個海域,看到2、30隻成群的海豚出現,同樣是代表了附近有豐富的魚群,可以供給海豚足夠的食物。

比帛琉藍洞還美麗的東沙藍洞,鄭明修訴說了這十多年的尋找與等待,東沙外環礁周園一圈超過70公里,在這裡潛水十多年,陸續發現一些不是很典型的藍洞,一直到2018年9月,前往東沙外環礁南邊,在水深15公尺的地方,發現至少3個洞口,潛入後,才發現底部是相通的,而且洞底十分寬廣,藍洞長寬約5*10公尺。

潛水團隊曾經連續2天在東沙環礁遇到鯊魚,這是生態系統變好的重要指標。

在東沙外環礁南邊水深15公尺處發現典型的藍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