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越來越溫暖?氣象專家解析地球暖化對烏魚收獲量的衝擊

地球暖化連帶讓海溫增溫,對於漁業資源的影響可能比想像中的還劇烈。(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文/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賈新興

一年時節來到歲末的冬至(國曆12月21日或22日),這個時候白天最短,晚上最長。古代農耕時期,一年辛苦,期待秋收冬藏,穀物糧食積滿倉庫,人們在此時節休養進補恢復生息,準備過年的物品。民間習俗在冬至日吃湯圓,象徵圓滿、豐碩,並增添一年歲月。而漁民根據以前所得的經驗,冬至前,烏魚鰾較大,是好的烏魚子材料,捕捉烏魚、製作的烏魚子,是沿海漁民的重要收入,所以天氣雖冷,卻是大家期盼的冬之喜訊。

臺北氣象站1897年以來12月21日和12月22日兩天平均的氣溫長期趨勢。(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作者繪製)

然而依照氣候觀測的角度,以臺北氣象站為例,計算1897年以來每年12月21日和22日兩天平均的氣溫。資料清楚呈現1940年代以前冬至的平均氣溫較低,之後冬至的平均溫則呈現明顯的高低振盪周期,冬至均溫最暖的前3名分別是2016年、2018年及2015年;最冷的冬至均溫,則出現在1999年的9.4度。再進一步分析冬至日最高溫和最低溫的長期趨勢,也發現日夜溫差變小了,冬至日的最低溫明顯增暖。

左圖:臺灣周邊海域12月海溫氣候平均分布圖;右圖:臺灣周邊海域1月海溫氣候平均分布圖。(資料來源:NOAA,作者繪製)

臺灣海峽海溫變化致使漁獲量減少

以臺灣沿岸重要的經濟魚種烏魚為例,最適宜烏魚產卵的海水溫度是20至22度,在每年冬季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期間,烏魚會沿著大陸沿岸流南下至臺灣西部海域,進行適溫產卵洄游,因此烏魚又有「信烏」之稱,同時也因為經濟價值高,又有「烏金」之稱。進一步分析臺灣海峽北部和臺灣海峽南部冬季,區域平均海溫的長期趨勢如下圖所示,1993年後臺灣海峽的海水溫度呈現明顯的增暖現象,2018年冬季臺灣海峽的海溫也創下最暖紀錄。

上圖:臺灣海峽北部區域平均海溫長期趨勢圖;下圖:臺灣海峽南部區域平均海溫長期趨勢圖。(資料來源:NOAA,作者繪製)

地球發燒連帶也造成臺灣周邊海域海水溫度上升,研究顯示臺灣周邊海溫上升,主要可能會導致從黃海南下至臺灣海峽水域產卵及越冬之經濟魚種向北退縮,而黑潮主流、支流及南海海流之暖水性魚種則向北擴張。烏魚的年產量在1980年前後為巔峰時期,其中1981年年產量更是高達到250萬尾以上,但1987年後便開始逐年下降,到了1997年後平均漁獲量只剩下25~26萬尾左右,2007年更創下低於4萬尾的歷年紀錄。除了中國漁民的加入,更加重了漁獲壓力外,臺灣周邊海域海水溫度逐年增加亦可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不過,近幾年在農委會漁業署推動許多沿近海資源保育措施,如禁漁區、禁漁期、總漁獲量管制,並放置人工魚礁、魚苗放流、劃設漁業資源保育區,加上漁民保育觀念提升,根據2014年至2018年的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的捕獲量開始回升,平均每年大約為85萬尾左右。

地球發燒對海洋資源的影響

雖烏魚的捕獲量已有提升,然而地球暖化卻依舊是不爭的事實。而對此率先衝擊的便是海水溫度的上升,此舉會使得海水酸化、海中的溶氧量降低,造成整個海洋生物鏈的衝擊和影響。世界農糧組織針對全球暖化對全球漁業資源影響的研究報告指出,暖化會造成海洋生物分布範圍的改變,棲息在水溫較高處的生物,會向高緯度海域及向深海擴大分布水域,而棲息在水溫較低的海洋生物的棲息海域則受到限縮;其次也會改變浮游生物的種類豐度,高緯度生產力變高,而低緯度變低,因此也會造成食物鏈物種組成及種間繁殖期的錯亂,導致捕食與被捕食關係的失調,生態系崩壞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喪失等。

報告亦指出,模擬全球暖化對漁業資源的影響結果顯示,未來在熱帶與高緯度地區的生物資源可能會有明顯改變,特別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中低緯度區域的漁業總生產量在2055年時可能會比2005年減產50%以上,漁獲的平均體長也會隨著水溫上升和溶氧量減少而變短,因此漁民賴以為生的漁業資源,將隨著暖化之加劇而改變,值得密切關注。


●本平台提供各方意見投稿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