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工作安全需要它!漁業署徵求輕量耐磨好活動救生衣

漁業署希望徵求耐磨清亮的救生衣,讓漁民有更多選擇。(攝影/莊曉萍)

海上天氣變化大,突然浪大,人一沒站穩就會掉進海裡,若掉進海裡又沒穿救生衣,恐怕凶多吉少,只是便宜的泡棉式救生衣厚重、不利漁民作業,而昂貴的充氣式救生衣又不耐磨,不少漁民選擇不穿。漁業署12日對外收集適合漁撈作業救生衣的設計意見,邀請各界專業協助提升漁民作業安全。

今年國內發生多起漁船失事案件,其中,「全億財1號」漁船發生遭撞意外後,被發現船隻殘骸旁漂著救生衣,疑似船員未著救生衣執行海上作業。日前漁工人權團體控訴,有船主以妨礙作業為由禁止船員穿救生衣,要求勞動部與漁業署應積極改善。因此10月漁業署召集勞動部、交通部航港局、工業技術研究院、漁民團體討論海上作業救生衣需求。

漁業署漁政組組長施俊毅表示,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救生衣浮力來源有充氣式和非充氣式,非充氣式救生衣多是泡棉材質,價格比較便宜,不用1000元就能買到,但厚重不易活動,使得漁船雖配有救生衣,卻在最後一刻才拿出來穿上,但經常來不及。

而充氣式救生衣好處是體積小穿著時利於船員活動,只要即時拉開氣瓶就能充氣,但價格3000元起跳,且氣瓶還需定期更新,成本比較高。施俊毅補充,這種救生衣的材質容易被魚鉤刺破或磨損,對於需長時間活動的漁民來說,較不耐用,因此希望對外徵求意見,讓漁民有耐磨、且便於活動的救生衣可選擇,未來不排除由漁業署補貼、輔導漁民採購。

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234條規定,水上作業時勞工有落水之虞應使勞工穿著救生衣,在船隻出港前,航港局亦會執行設備檢查,只是海上作業不易執行勞動檢查,在漁船多配備非充氣式救生衣的情形下,實際會穿著作業的漁民屈指可數。漁業署表示,救生衣有助於提高落水獲救的機會,因此希望透過改善設備,提高漁民穿著的意願,也會持續向漁民宣導穿著救生作業的重要性。

左為非充氣式救生衣、右為充氣式救生衣。(圖片提供/漁業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