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的推行是今年臺灣輿論焦點之一,有諸多不同立場的意見,認為應放緩實施,同時也有學者、公民團體認為如期實施國土計畫才能改善臺灣的土地使用。(攝影/陳大中)
農觀點
【觀點投書】回應農村生活需求、提升農地管理及品質 國土計畫不應再展延/黃偉茹

在2016至2022年間,臺灣耕地面積從74.6萬公頃下降至72.7萬公頃,少了逾1.8萬公頃。前述數據已經顯示舊制度,也就是現行的「區域計畫」及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無法真正維護農業生產環境,臺灣即刻需要新的制度工具來協助解決問題,讓國土計畫準時實施,才是真正為臺灣農業發展著想。

新聞
立委張嘉郡粉專製作國土計畫懶人包 農業部:傳遞錯誤資訊造成誤解

立法委員張嘉郡日前在個人臉書粉專提出「雲林國土計畫說明懶人包」,農業部澄清,「懶人包誤導讀者農地使用限制會增加」,事實上,農業發展地區均可以從事農作、興建農業產製儲銷設施相關使用,與現行規定一致,並無加嚴管制,農民權益不會受到影響。

《國土計畫法》宗旨之一是為有計畫引導非都市地區土地,但農業永續需要配套措施執行配合,否則恐怕事倍功半。(攝影╱陳大中)
農觀點
配套措施未到位 國土計畫宜暫緩:農業部門角度分析 貿然實施易添風險╱陳吉仲

現有的國土計畫、功能分區圖執行情形,若以農業部門角度來分析,具有四大層面的問題,包括:造成《國土計畫法》立法宗旨無法達成、糧食安全風險更高、農地品質下降、農業永續發展受到影響。就農業部門角度,農業基礎建設等配套措施需要先執行到位,才能讓國土計畫上路,否則難以對在這一塊土地奉獻的農民交待,也無法達到臺灣農業的永續。

屏東縣竹田鄉農田與農村地景。(攝影/梁偉樂)
新聞
【農土飛地】國土計畫法下臺灣農地滅失存亡大戰

農地成為翻身的夢想飛地?還是世代都死守的一畝良田?面臨國土計畫明年全面施行在即,縣市政府與中央主管機關的角力浮上檯面,各縣市不斷挖走農業土地甚至包括優良農田,一點一滴被改劃到城鄉發展地區,國土計畫下的農地再次遭受搶地的威脅。除了面對農地失流,農村生活的困境及對發展的煩惱、企盼,也都接踵爆發。

新聞
不讓優質農地都劃入城鄉發展區 陳吉仲宣示保障農業發展區收益

縣市國土計畫4月底已公告施行日期,國土計畫法「國土功能分區圖」即將4年後上路,為保障農地農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5)日表示,農委會政策要保證農業發展區收益,比城鄉發展區更高。

在能源轉型外,離岸風電涉及海洋空間規劃、生態保育及資源分配等問題。圖片來源/總統府
新聞
風電開發存海洋資源爭議 漁民及環團籲重視漁業與生態規劃

經濟部7月發布「「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場址規劃申請作業要點」,啟動離岸風電第三區塊開發作業,並提出「離岸風電選商機制規劃」草案,環保、漁民團體及學者專家今(19)日舉行記者會,認為經濟部不顧生態,壓縮海洋保育永續空間;漁民更表示,經濟部犧牲沿近海漁業、枉顧漁民生計與安全。

新聞
鎧全申請農地變更工業地案 陳吉仲喊「保護優良農地」

大甲溪南岸的臺中清水客庄有塊農地,被鎧全鐵材公司相中,要申請變更用地設置產業園區,引起公民團體的反彈,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白曛綾今(15)日透過臉書發文,寫信給臺中市長盧秀燕,為這27公頃的優良農地請命,呼籲臺中市政府拒絕業者的申請。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表示,已將府內各單位及各界團體意見回文給申請者,請他們釐清外界疑慮。

新聞
搶救農地關鍵四年 彭作奎:拿掉總量神主牌守護「真正」農地

「拿掉農地總量的神主牌!」國土計畫法上路,今年至2025年將是國內破碎農地能否重生的關鍵,20年前為守護農地而辭官的農委會前主委彭作奎表示,國土法是農地的希望,現在是拯救農地的轉捩點,中央與地方政府找出全國真正的農地,「可以貢獻糧食自給率的農地,才是農業單位想要的農地」。

新聞
不只農地與工廠要分離!保護農地 雙管齊下引導農宅也要分離

將於114年施行的國土功能分區圖中的農業發展地區,依照區域的不同條件分為農一、農二、農三、農四,以及農五,取代現行特定農業區、一般農業區的使用分區,每個種類都有限定用途,規定最嚴格的是農一,僅限農作物產銷之用,在功能分區圖上路後,農地就無法輕易變更為建地,大面積的漂亮優良農地可望獲得最大的程度的保護。農委會不僅希望工廠離開農地,也希望農舍離開農地。

新聞
縣市國土計畫4月30日前可如期公告實施 農地總量備受關注

全國18縣市國土計畫書終於全數送至內政部,行政部門正在進行最後確認,以趕上110月4月30日之前必須公告實施的時程,因國土計畫法中最重要的國土功能區分圖依規定是在縣市國土計畫書公告實施後4年內公告,屆時區域計畫法才不再適用,讓縣市發展能落實空間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