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呂宛霖
澎湖以玄武岩地形著稱,海岸周圍多是險峻岩壁。
百萬年前海底熔岩迅速冷卻收縮,使岩體形成多角柱狀的陣列,稱為柱狀節理。無論是直的、彎曲的還是傾斜的,柱狀節理經過長期風化、海蝕作用,形成澎湖列島獨特地景樣貌,也造就了不少經典觀光名勝。像是遊客必訪的「大菓葉柱狀玄武岩」,是日治時期為了連接西嶼和馬公之間的海上交通,在大菓葉海岸建設碼頭期間,意外挖掘出來的奇景。
澎湖的潮間帶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尤其是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潮差最大,大退潮後可以徒步抵達平日難以踏上的海礁,螺貝、蝦蟹也較沿岸的更大、更肥美,因此老手都會看準時機,即便是半夜三更也戴著頭燈前往採集。可母親卻說:「大海是我們的冰箱,想吃什麼拿一點就好,不用冒險只為了豐收賺錢。」
早期,到海邊撿螺扒貝的確是澎湖許多家庭的經濟來源。在今日,潮水退去後,海岸邊也總可以看到三三兩兩的人們在礁石旁撿拾螺貝,但這可不是亂挖亂撿就可以的。
我對食物有些小小執念,像是吃慣了澎湖麵線,就不太能接受其他軟軟爛爛的麵線。除了口感差異之外,最特別的便是澎湖麵線入口前的那一股鹽水香氣,很是誘人食慾。
「海風鹹鹹,晒出來的麵線不用加鹽」從小聽著阿嬤叨唸,一直以為是老人家節省,直到長大自己在臺北的小廚房開伙,被母親耳提面命煮麵線不要再加鹽,才知道煮澎湖麵線真的不用加鹽便已有滋有味。
在我家,到魚市場買魚是父親的差事。難得回家一趟,某次我隨口嚷嚷著,也想到魚市場逛逛,隔日時針才剛走到五,房外便傳來父親催喊:「再不出門,好貨都要被挑光啦!」
澎湖人買魚,除了到北辰市場,大多還會起個透早到第三漁港的澎湖魚市場搶鮮。因應漁業型態的轉變,第一、第二漁港在二〇〇二年從傳統漁港轉型為觀光休閒漁港,目前馬公市區則由第三漁港繼續發揮著漁獲集散的功能。
澎湖人對於神靈的崇敬,從日常生活中的「石敢當」就能窺見一二。
老一輩的人敬天尊地,常以信仰的神靈作為規範行為的準則,漸漸養就人們對未知的恐懼,與敬畏大自然的態度。在澎湖四面環海、冬季風大浪高的特殊地理環境中,石敢當的存在,便是幫人擋去災厄。從現代角度來看,晚上太黑怕出門會危險,所以警告「亂跑會被鬼抓走」;冬天風大要小心,便在風口處建石塔提醒人們當心;不希望村民跑離村里太遠遇險,就在四周建造「五營」限定範圍等等。
澎湖四面環海,漁業是早期居民的重要生計。而媽祖娘娘作為「海神」,自然成為澎湖漁民最崇拜、最信仰的守護神,就連市區地名也是因為坐鎮了「娘媽宮」而被稱為媽宮,繼而演變為馬公。
原先的媽祖宮曾經遭受荷蘭軍隊毀壞,但信眾們隨後齊心重建。康熙年間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帶軍來到澎湖,認為媽祖顯靈助其獲勝,所以奏請朝廷加封為「天后」,從此媽祖宮成為享有「每歲三祭,物用太牢」的廟宇,並更名為「天后宮」沿用至今。
澎湖寬廣的潮間帶是居民「靠海吃海」、與大海共生的地方。這片富饒的海域至今還存在著一種較無侵略性、利用潮汐漲退「請魚入甕」的捕魚方式──「石滬」,不但見證了澎湖漁業的興盛與蛻變,也成為澎湖極具代表性的文化遺產之一。
石滬為利用石頭所堆起的捕魚陷阱。通常是漁人們觀察潮汐和水流的方向後,再以玄武岩、咾咕石順應地勢堆砌成彎延長牆。
北辰市場,是澎湖遊子的美食寶庫,更是我魂牽夢縈、最有過年感覺的「家鄉味」。
每次年前回家,母親七早八早就會把我從被窩中挖起來,先到碼頭採買魚貨,再到北辰市場當提菜小妹。忙活了一天,就是為了備上一桌菜餚,除夕夜讓全家大快朵頤。雖然又睏又累,貪吃的我總是甘之如飴。
軍事基地?也許聽起來會覺得離我們好遙遠,卻是伴隨澎湖人們成長的日常環境。
我家附近幾步路便有軍營,小時候偶爾會見到成群阿兵哥在海邊跑步訓練,放學經過小路旁的廢棄碉堡總害怕有妖怪跑出來,甚至連國小遠足都是到西嶼的西臺古堡校外參觀;軍營就像日常生活般,十分常見。不只如此,觀光客常去的觀音亭、篤行十村、山水沙灘、林投公園旁,其實現在也都還有軍營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