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響應淨零電動農機補助2分之1 原住民地區再加10%

農委會111年農機補助計畫啟動,依公告補助牌型,各機種設定補助上限金額,在補助上限內一般農機補助3分之1,但為響應淨零碳排,電動農機則補助2分之1。同時鼓勵國產農機發展,國產農機可以生產成本訂定補助上限金額,並首度明文排除補助中國產製農機,鼓勵農民使用國產農機;若設籍原住民地區,農機補助金額還可再加10%。

新聞
農委會斥資1億元補助大蒜省工機械 目標三年100%自動化

大蒜栽培耗費人工,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今(19)日於雲林縣東勢鄉舉行大蒜機械化作業示範觀摩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當場宣布,今年起啟動大蒜從播種、採收到烘乾全面自動化,將投入約1億元預算補助農民購置省工機械,3年內讓大蒜產業達到100%自動化。

新聞
臺灣國際農機展23日花蓮登場 今年首度新增東臺灣場次

由台灣農機工業同業公會主辦的「2022台灣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今年因應東部農民需求,希望將農機推廣到東臺灣,上半年於花蓮、下半年於嘉義各舉辦一場,這是農機公會舉辦農機展16年來首度新增東臺灣展覽場次。農機公會表示,花蓮場將針對東部農業特色,例如藜麥、大豆等雜糧種植需求,推廣適合農機具。

新聞
茶園植茶可以機械化!國內已開發附掛式植茶機 搭配改良苗袋事半功倍

因應近年人口逐年老化,加速農機自動化、智能化是刻不容緩。近年,茶改場改良茶苗填土機組與開發曳引機附掛式植茶機,積極輔導農民導入機械作業,建立茶園整地與種植規範,提高植茶機作業之成功率,建置符合大型機械作業規格之茶園,並導入乘坐式採茶機,以達茶園大型機械化之成果,已逐漸獲得茶農採用。

新聞
蒜農不再腰酸腿痛 臺南農改場大蒜種植機做畦、播種、覆土一次完成

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開發「附掛式大蒜種植機」,搭配30批馬力的曳引機使用,每人每日就可輕鬆完成1公頃多的大蒜播種。此技術近日已公告技轉,未來產品售價預估每臺約55萬元。

新型大蒜種植機,可一機完成開溝、播種和覆土,節省大量人力並提升農事效率。
新聞
開溝、播種到覆土一機搞定 新型大蒜播種機省去9成播種成本

新型大蒜播種機經過數年研發、實務操作的回饋調整,今年才正式上市。由於能一機一次進行開溝、播種和覆土,可大幅減省所需人力,且種植的品質和人工種植等同。估計同樣面積的機械播種成本,僅約人工播種的1成,機械化種植對高齡化、缺工的農村可謂別具意義。

附掛式畦間中耕除草機可調整除草行距等設定,適應不同田間條件需求。
新聞
機械化讓有機栽培更可行 有機大豆及花生機械除草技術研發有成

有機樂活是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核心目標之一,在農委會推動新農業及大糧倉政策的支持下,花改場透過技術研發及推廣工作,輔導農友種植有機大豆多年有成,目前常年耕作面積已達200公頃。今年再研成「附掛式畦間中耕除草機」,填補有機大豆作畦栽培的機械化除草缺口,同時也讓花生的有機耕作露出曙光。

大型農機補助申請期限比照小型農機,延長至10月12日截止。(圖片提供/農糧署)
新聞
農機補助申請剩40天 大型農機申請延長至10/12

農委會大、小型農機補助今年依農民政策配合度高低評分,排定補助優先順序,視預算核定額度給予補助,且補助農機廠牌型式也限農糧署所公告者。原定大型農機申請期限9月1日截止,考量仍有許多農民來不及申請,農糧署比照小型農機、延長申請期限至10月12日止。

新聞
依政策配合度排定優先順序 大小型農機補助申請8/2起跑

大小型農機補助8月2日起受理申請,農機補助金額在補助上限內,依售價補助3分之1為原則,但今年補助條件加嚴,將依農民政策配合度高低配分、排定優先順序,視預算核定額度決定補助名額。

新聞
防疫不群聚 農機使用證有效期限展延至年底

國內武漢肺炎疫情仍在三級疫情警戒中,考量疫情期間,農民領有農業機械使用證若到期,前往公所換發證件恐造成群聚感染風險,農委會農糧署同意農機使用證有效期限展延至12月31日,只要是今年內到期的農機使用證均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