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寄主植物再增一種 植物醫師發現秋行軍蟲找上高麗菜

108年入侵臺灣的秋行軍蟲,寄主植物不斷增加,112年新增甘藍(高麗菜)一種,也是國內首次發現十字花科植物成為寄主植物,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新市區農會植物醫師許宇翔進行田間調查時,發現危害高麗菜的正是秋行軍蟲,並且確認秋行軍蟲可在高麗菜上完成生活史,因此秋行軍蟲在臺灣的寄主植物名單再增加高麗菜一種。

新聞
植物生病不再靠王祿仔仙!最快明年實施植醫師制度 農民接納程度將是關鍵

植物醫師法已初審通過,最快明年將有植物醫師考照及執業制度,農作物種植進入精準用藥里程碑。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鄒慧娟表示,儲備植物醫師的服務受肯定,雲林莿桐鄉農會表達,未來沒有中央補助經費,也願意自己聘用;高雄美濃區農會的植醫甚至不是中央預算補助,「只要服務價值被肯定,一定規模的農場或農會願意花錢聘用植物醫師」。

封面故事
農業微生物工廠大解密!微生物資材商品化的最佳良伴

去(2020)年11月16日,由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以下簡稱農科院)建置的農業微生物工廠,在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舉行揭幕儀式並正式開始運作,廠長黃文的表示,農業微生物工廠將扮演銜接學研界與產業界的橋梁,將微生物研發的能量轉換為量化生產的實踐方案。

封面故事
帶動健全減藥農業!嘉大青年植醫上線

2017年10月農委會提出最新《植物醫師法》版本,並訂下化學農藥十年減半的目標,植物醫師在十多年來的倡議之下,在臺灣終於有了明確的實行方向。身為臺灣農業教育先驅的國立嘉義大學(簡稱嘉大),於2012年成立四年制的植物醫學系(簡稱植醫系)、2018年成立植物醫學系碩士班,並設立植物教學醫院,以「教、考、用」的教學目標,率先帶領學生下鄉看診,且看他們如何培育出一身實戰經驗的植醫人才。

封面故事
植醫制度勢在必行!提升植保量能、確保生產者收益

臺灣屬熱帶及亞熱帶氣候國家,物產豐饒,生物多樣性豐富,作物有害生物種類亦多,農民於栽培過程中常需施用化學農藥進行即時防治工作,以確保作物收成。然而近年全球食安意識抬頭,且積極推動對環境友善的永續農業,國人對於食的安全要求越趨嚴格,並逐漸重視購買的農產品栽培過程之用藥合理性。為達總統食安五環改革方案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化學農藥十年減半政策目標,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簡稱防檢局)規畫推動植物醫師制度,期望透過訂定「植物醫師法」及「國家考試」,選出經過認證的植物醫師,提供農民專業、即時的服務。

封面故事
植醫四校育才之道!從課綱到實習,全面落實學用合一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加速推動植物醫師專法的修訂,「植醫四校」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也配合政策,先後成立植物醫學相關系所和植物教學醫院,以培訓這群未來臺灣農業管理前線的中堅分子。無論是以分子檢測技術見長、擁有以農立校的百年基礎或是熱帶植物醫學翹楚,四所大學以植物醫學為核心,從不同的歷史沿革和師資陣容出發,依循設計嚴謹的課綱,帶領學生們領略植醫精髓,也實踐服務人群的社會責任。

封面故事
培訓重實戰!屏科大植醫照顧植物,更帶動農產業向上

國內培訓植醫人才的大專院校共有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嘉義大學和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簡稱屏科大)等4所,其中屏科大植物醫學系以病蟲兼修、業界實習為基礎,積極培育能在未來走進田間與農民接觸、解決作物問題的植物醫師。

封面故事
美濃植醫的五年進化史

2016年9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培訓的全臺第一位「專任實習植物醫師」高佩琳,在美濃正式上線。她背負著許多人對植物醫師制度試辦成效的期待,也感受到在生產現場協助農民找出作物病因的壓力,沒有前輩可參考,她如何直面一道道關卡對症下藥?哪一樁案例又給了她成長的養分?

2021年5月,鄰家女孩般的氣質不變,已成為美濃資深植醫的高佩琳,身旁有新到職的植醫陳原諄分擔勤務,背後是農會大家長鍾清輝始終如一的支持,如今的她如何從容處理每一次的田間會診?一路走來的心得會是什麼呢?

封面故事
抽絲剝繭幫你治本!興大植物教學醫院做農民的後盾

2018年4月10日,全臺首座植物教學醫院在國立中興大學開幕。要讓農民精準用藥,達到農藥減量的目標,進而守護全民食安,植物醫師於其中扮演極關鍵的角色。在外來入侵害蟲的防範、行道樹的診療等面相,也都依賴其專業。待未來《植物醫師法》上路,建立制度、保障植醫的職涯,才能為臺灣的農業儲備足夠的醫療能量。

封面故事
客座總編輯|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詹富智: 作物健康才有食安,植物醫師守護全民健康

臺灣地處亞熱帶,病蟲害問題嚴重,近年的極端氣候,更是讓許多不該出現在我們這區域的病蟲害越來越常見。而臺灣農民只要作物發生問題,總是習慣去找農藥店解決,導致有很長一段時間,臺灣農藥單位面積使用量在全世界是數一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