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農機補助明年1月底前退還農民 農糧署:機耕協會再有抽成不予補助

農委會農糧署長胡忠一今(25)日表示,農委會已函文全國各機耕協會,要求有將農民農機補助款抽成做樂捐的,明年1月底前須退還農民帳戶;若再有機耕協會將農民農機補助款挪做協會經費收入,農糧署將不給協會獎勵補助。

新聞
拿農機補助還要「樂捐」? 農糧署:全數匯農友帳戶

農委會108年起擴大農機補助,但近來網路流傳影片,雲林縣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要求會員將農機補助款的1成「樂捐」給協會,引起會員不滿。農委會農糧署表示,補助款應全數給農民,機耕協會「不應將政府補助款作為會員回饋協會經費收入來源」。

新聞
農機Uber App明年Q1上線 無人機代噴服務也可預訂

農民需要代耕業者提供代耕服務,農委會將介入並優化服務,預計明年第1季推出「農機Uber」App,媒合供需雙方,有需要農機代耕服務的農民、可提供農機代耕服務的團體,都可以使用,以及無人機代噴農藥專業服務也可以預約。另外,無人機噴藥制度將更為便民,農委會將提供可申請、報到、報離、上傳軌跡等整合功能的App,也是預計明年第1季上線供下載使用。

新聞
南向發展,前進國際 「加值化農產品產銷及物流技術,運籌亞太潛力市場」研討會紀要

配合新南向政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自106年起統籌執行「加值化農產品產銷及物流技術,運籌亞太潛力市場」旗艦計畫(簡稱旗艦計畫),針對外銷關鍵技術進行研究,籌組新南向國家隊,以突破障礙,打響臺灣農業優質、安全的國際名聲。計畫執行至今已取得諸多成果,農糧署特於109年10月16日假臺北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舉辦旗艦計畫研討會,邀請13位產、官、學界專家分享產業趨勢、計畫亮點及新南向拓銷經驗,作為我國農業新南向人才培育及相關政策發展的參考。

新聞
葉菜移植一次6行還免蹲 桃園場移植神器效率快3.8倍

蔬菜傳統人工移植耗費人力,蹲姿移植方式對農民膝蓋、腰背負擔更大,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開發「可變行株距葉菜移植機」,適用各種葉菜移植,可一次移植6行,農民「坐著」作業不必蹲,相較傳統人工,作業效率快上3.8倍。

新聞
小型農機補助9月底前申請 割草機目前申請最多

農委會農糧署自去年起擴大辦理小型農機補助,今年同樣準備8億元預算,持續辦理小型農機補助,提供農民申請,統計截至9月1日止,農友已申請補助金額達4.26億元,補助申請期限將於9月30日截止。

新聞
國際農機展今年首度移師桃園 帶動農業商機

「台灣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迄今連續14年在雲林縣舉辦,今年首度移師桃園市,台灣農機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許碧珊2日表示,為兼顧區域平衡,並考量桃園交通便利,有國際機場及高鐵,今年農機展選擇落腳桃園。

新聞
再投入16億! 109年農機補助9月底前受理申請

農委會今年持續擴大辦理大小型農機補助,小型農機包括割草機、動力噴霧機、中耕管理機及耕耘機等36種機種,大型農機含曳引機及聯合收穫機,均提供補助上限金額內、購買價格3分之1的補助。申請日期自1月1日起至9月30日截止。

新聞
手刀加速! 大型農機補助申請把握最後3天

農委會108年大型農機補助申請11月1日上路,據農糧署最新統計,至20日止,計有617名農友提出申請,申請金額達4億9600萬元。凡符合資格農友、機耕協會會員向農糧署各轄區分署提出申請,購置曳引機或聯合收穫機,即可獲補助上限金額內、購買價格3分之1的補助,申請期限將於30日截止,農糧署表示,只要農友於12月中旬前交機,便可在年底前完成核銷;今年無法完成交機者,也不必急,改到明年1至9月提出申請即可,申請條件相同。

新聞
不再愁無工,農業機械全省服務平台首上線

為活用國內農業機械資源,農委會建置「農業機械耕作服務系統」平台(http://eoi.afa.gov.tw/),在全國成立14個「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首波就有2千多台農機加入服務。農民只要上網,就能看到耕地周遭的農機具種類與業者名稱,代耕的農機主可透過定位,直接導航到工作目的地,看到工作地號與面積,大大增加媒合成功率。